2025年10月31日晚,台湾省一家医院传出消息:81岁的香港著名演员冯淬帆因多器官衰竭离世。消息传出后,影迷纷纷在社交平台悼念这位曾以“犀牛皮”“牛精帆”等角色带给几代人欢笑的“幽默祖师”。而就在他离世前三天,一句“贤弟那边等,愚兄随后来”的留言,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冯淬帆于10月28日写下这句话,悼念当日凌晨离世的挚友、同为香港影坛老戏骨的许绍雄。两人相识数十年,合作多次,情同手足。许绍雄因癌症导致器官衰竭去世,终年76岁。冯淬帆得知消息后,在社交平台留下这句简短却沉重的寄语,未料竟成人生一句公开言语。
这句话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被网友称为“一语成谶”。它不仅是一句哀悼,更像是一位老人对生命终点的平静预知。熟悉冯淬帆近况的人知道,他早已身处病痛的长期煎熬之中。2025年5月,他因肺炎引发严重气喘,在台北住院长达两个月。出院后,他需全天依赖制氧机维持呼吸,行动受限,体力日渐衰弱。
此后数月,他的身体状况持续下滑。知情人士透露,10月下旬,冯淬帆再度入院,病情急剧恶化。他不仅需要鼻饲管维持营养,血氧浓度也长期低于正常水平,医生评估已属“病入膏肓”。他在一次与亲友通话中坦言:“现在是苟延残喘,能撑一天是一天。”言语中没有恐惧,只有坦然。
冯淬帆一生未婚,无子女,晚年独居台湾。虽有圈内好友不时探望,但日常起居与医疗照护主要依靠私人看护和助理。他曾在访谈中笑言:“我这个人太自由,结婚会害人。”也有人回忆,他与汪明荃早年曾有一段朦胧情愫,但最终因人生志向不同而各自前行。汪明荃后来感慨:“大家道路不同,单身可能更适合他。”
他晚年的孤独,并未削弱他对生活的感知力。即便在病中,他仍会翻看老电影片段,看到自己年轻时在《五福星》里扮丑搞笑,也会笑出声。他曾对身边人说:“别人笑我滑稽,其实我笑的是人生。”这种苦中作乐的智慧,贯穿了他从影数十年的生涯。
冯淬帆1945年生于辽宁,早年随家人移居香港。最初在电视台担任导演,后因外形与表演天赋被发掘,转战影坛。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他是香港喜剧电影的中坚力量。在《五福星》系列中,他饰演的“犀牛皮”憨直莽撞却重情重义;在《最佳损友》中,他与吴耀汉的对手戏火花四溅,成为港式无厘头喜剧的代表作之一。
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俊小生,却以独特的节奏感和精准的肢体语言赢得观众喜爱。一句“香蕉你个芭乐”本是即兴发挥,却因荒诞又洗脑,成为几代影迷的集体记忆。导演高志森曾评价:“冯淬帆的喜剧不是闹,是藏在生活里的荒诞,他演的是小人物的尊严。”
他也参演多部类型片,如林正英的《僵尸家族》《音乐僵尸》,在鬼怪横行的世界里扮演胆小却善良的普通人,为影片增添温情与笑料。他的表演从不抢戏,却总能留下印记。这种“配角中的主角”气质,让他在群星璀璨的港片黄金时代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离世,不仅是一位演员的谢幕,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远去。与他同期活跃的许冠文、吴耀汉、曾志伟等人,或退隐或年迈,港式群戏喜剧早已式微。冯淬帆的“走”,像是为那个笑声喧腾的年代轻轻合上了门。
公众对他的悼念,不仅是对作品的怀念,更是对一种人格的致敬。他一生清贫自律,不涉绯闻,不炒话题,晚年病痛缠身也未向外界求助。他拒绝接受采访,也不愿公开病情细节,只在社交平台偶尔吐露心境。这种沉默的体面,让许多人动容。
导演杜琪峰在悼文中写道:“他演了一辈子小人物,但他本人,是个大写的人。”汪明荃则回忆:“年轻时觉得他疯疯癫癫,现在才懂,那是看透世事后的自在。”
冯淬帆的离世,也再次引发社会对高龄艺人晚年生活的关注。许多曾为观众带来欢乐的演员,在退出公众视野后,面临医疗、照护与孤独的三重困境。他们没有子女,积蓄有限,依赖圈内人脉维系生活。冯淬帆的情况并非个例,而是整个行业结构性问题的缩影。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支持机制,为这些文化贡献者提供体面的晚年保障?这不仅是行业责任,也是社会对“娱乐记忆”的尊重。冯淬帆走时安静,但他的离去,不该只留下一声叹息。
他那句“贤弟那边等,愚兄随后来”,听来,像是一封写给老友的信,也像是一段与人生的告别。没有悲壮,只有从容。他用一生演尽人间百态,以自己的方式,为生命画上句点——平淡,却有重量。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