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别逗了,今年这活动应该改名叫“双11马拉松”,足足37天,比我上个班坚持的时间都长!
10月9号,当你还在琢磨国庆假期去哪儿的照片还没P完,京东那边已经鸣枪开跑了。
我日历都还没翻明白,购物软件就已经把刀架我脖子上了。
这帮搞电商的巨头,以前把双11搞得跟高考似的,一晚上不睡,拿着计算器在那算满减凑单,比我工作都认真。
那几年,谁要是没点奥数功底,想占点便宜?
门儿都没有。
那套路复杂的,简直就是对九年义务教育的终极拷问。
结果今年呢?
风向全变了。
一个个装得跟良心发现了一样,什么“官方直降”、“一件也打折”,说得比唱得都好听。
淘宝也整了个15%的官方立减,不用你费那脑细胞了。
怎么着?
前些年把消费者当猴耍,耍了十几年,发现猴儿们也学精了,耍不动了是吧?
这哪是回归初心,这分明是黔驴技穷。
玩法简化不是为了我们,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转化率,过去那套复杂的鬼东西,商家头疼,我们看着也烦,最后大家一拍两散,谁也没捞着好。
你以为这就完了?
当你还在为不用算数而窃喜时,人家早就在另一个次元开战了。
战线拉长到37天,规则简化得像个傻瓜教程,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为了把战场从你手机屏幕那几寸地,扩张到你家楼下那个便利店。
即时零售,听着挺高级,说白了就是外卖模式的终极版。
以前你点个餐,现在他们想让你点一台冰箱,还是一小时送到的那种。
京东的“秒送”、淘宝的“闪购”,都在拼了命地干这事。
这才是他们拉长战线的真正图谋,把线上的流量焦虑,转移到线下的实体店肉搏。
这是一个将近两万亿的市场,谁都想来啃一口,你以为是给你方便,其实是把你最后一点出门逛街的念头也给掐死。
更绝的还在后头。
AI,这玩意现在无孔不入。
淘宝给你搞个AI帮你找低价,京东的APP能直接听懂人话,你跟它说“我想给女朋友买个不那么死亡的芭比粉口红”,它可能比你都懂。
听着是挺方便,可这背后是什么?
是你的所有消费习惯、浏览记录、甚至是你随口的一句抱怨,都被算法扒得一干二净,然后精准地把最让你心动的东西推到你脸上。
他们不是在卖东西,他们是在用技术围猎你的钱包。
所以,看明白了吧。
2025年这场双11,已经不是单纯的卖货节了,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模式大迁徙。
时间拉长是为了消解你对“一天花光一个月工资”的负罪感,规则简化是为了让你更快地掏钱,而即时零售和AI,则是他们伸向未来的两只触手。
这场狂欢闹剧的周期越来越长,玩法越来越直接,技术也越来越吓人。
我们好像得到了更多便利,不用熬夜、不用算题、下单还快。
但说到底,舞台上的灯光再炫,玩法再花哨,最后那个买单的人,还是我们自已。
只不过,他们把割韭菜的时间,从一天,拉长到了一个多月。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