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月全食即将登场!
当月亮逐渐隐入地球的影子,化作暗红色的“血月”时,8日的凌晨夜空将迎来无数仰望与惊叹相呼应。
2025年9月7日午夜至8日凌晨,全国范围(除东北少部分地区外)几乎都能见证这一天文盛宴。全程长达三个半小时,其中全食阶段持续82分钟,是今年最令人期待的天象之一。
一、什么是月全食?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所见到的月亮光辉,是太阳光反射在月球表面的结果。月全食的发生,本质上是太阳—地球—月球排列成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月球进入了地球的影子。
地球的影子可分为本影和半影:
半影:光线只被部分遮挡,亮度略减。
本影:光线完全被遮挡,进入该区域的月面不再直接受阳光照射。
按照月球进入地影的程度,月食分为三类:
月全食:整个月球进入地球本影,月面呈现暗红色,即“血月”。
月偏食:部分月球进入地球本影,呈现缺口状阴影。
半影月食:月球仅进入半影,亮度略暗,不易用肉眼察觉。
而“血色红月”的成因颇具美感。当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蓝光被散射,波长较长的红光则透过大气折射到月球表面,再反射回地球,映出一轮幽暗而浪漫的红色月亮。
二、国内观测范围与时间点
图源:有趣天文奇观
这次月全食,中国除东北小部地区外,全国其他区域均可见全过程,观测条件极佳。且9月满月高度适中,月全食发生时不易被遮挡。
全过程分为七个关键阶段:
半影食始(9月7日23:28):月球进入半影,亮度略减,不易察觉。
初亏(9月8日00:27):月球首次进入本影,出现缺口。
食既(01:31):月球完全进入本影,全食开始,月亮逐渐变红,“血月”登场。
食甚(02:12):月球深入本影最中心,红色月亮最明显,是拍摄的黄金时刻。
生光(02:53):月球开始离开本影,月缘重新泛亮。
复圆(03:56):月球完全走出本影,恢复满月。
半影食终(04:55):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食过程结束。
全食阶段长达82分钟,提供了充足的观测与拍摄时间。
图源:有趣天文奇观
Stellarium模拟:北京时间9月8日00:00-5:00
三、如何观测与拍摄月全食?
月全食属于最亲民的天象之一,只要天气晴朗,无需任何器材即可肉眼欣赏“血月”。
如果想要记录更加细腻的血月表面影像,行星相机+长焦望远镜+赤道仪将是最佳组合,这样的配置可以稳定跟踪月球移动,并获得月食下高分辨率的月面细节成片。
如果想要拍到完整的月面,可以选择行星相机+较短焦距的望远镜,如G3M715C搭配即将上市的280mm焦距 HOPE D60摄星镜。
来看看图谱天文有哪些捕月神器:
G3M715C
4K高分辨率的小像元入门相机,读出噪声低。搭配C8HD等长焦施卡望远镜,可清晰记录月面地貌和血月的色彩层次,也适用于多幅拼接拍摄完整月面。
G3M662C
具有高满阱容量,高灵敏度和高动态范围,能在全食阶段的低亮度中保持良好的细节宽容度,适于捕捉地影边缘的渐移过程。
G3M678C
高分辨率,ROI下帧率高达1500fps以上。可在大气扰动间隙抓取细腻细节,保留环形山的锐利轮廓,特别适合拍摄“食甚”阶段的暗红月面。
G3M462C
IMX462的高红外灵敏响应,虽然满月时段的月亮本身就很亮,但在全食阶段可以试试加装IR700、IR850等红外滤镜搭配工业镜头低成本组合,探一探红外视角下的奇妙月像。
G3M664C
宽幅靶面,低噪声,近红外波段灵敏度高,8bit最大帧率达152fps。可在可见光拍摄基础上,通过叠加红外影像增强月面暗部的层次感。
本月不可错过的其他天象
9月17日:木星、北河二、北河三与月球同框,三星伴月奇景。
9月19–20日:金星伴月,与狮子座主星轩辕十四极近。
9月21日:土星冲日,全年最佳观测土星环的时机,全年最亮、最大的时候。
9月23日:秋分与海王星冲日,在双鱼座逆行,冲日时7.7等。
月食是宇宙馈赠于每一位仰望者的独特仪式。它不专属于天文爱好者或专业天文摄影师的福利,而是属于所有愿意在深夜里抬头仰望的人。
这个九月,不妨定好闹钟,架起装备,一起见证红月如梦的光影之美吧。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