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月当空!2025年我国唯一月全食今夜震撼登场,这份观赏指南请收好
一场时隔三年的天文盛宴即将在夜空上演,本年度最重磅天象不容错过。
今年我国唯一全程可见的月全食将于9月8日凌晨震撼登场。这也是自2022年11月8日以来,我国首次能观测到全过程的月全食。
届时,一轮“红月亮”将高悬夜空,持续约1小时22分钟,为天文爱好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01 重磅天象,罕见登场
本次月全食是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天象之一。从全球来看,每年发生日月食的次数最多为7次,最少只有2次,今年共有2次日食和2次月食。
在这次月全食之后,下一次我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那将是一次罕见的“跨年月全食”。
月全食的原理是太阳、地球和月球完全运行到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此时,太阳光被地球完全挡住,无法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
02 红月之谜,大气魔法
当地球挡住太阳光时,月球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会变成神秘的“红月亮”。
这一现象源于地球大气层的散射作用。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会被大气散射掉,而波长较长的红光则能穿透大气层并被折射到月球表面。
月球被“染”成了古铜色或暗红色,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血月”。其颜色的深浅和亮度会受到地球大气中云层、尘埃和污染物含量的影响。
03 时间节点,精准把握
本次月全食全过程持续约3.5小时,从半影食始到半影食终共经历七个阶段。
关键时间点如下:月食始于9月7日23时28分(半影食始),月球开始进入地球半影区,但此时肉眼难以察觉。
9月8日0时27分(初亏),月亮被地球的影子“咬”出第一个缺口,正式进入“月偏食”阶段。1时31分(食既),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红月亮”精彩亮相。
2时12分(食甚),月球的中心与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这是“血月”最圆、最红的巅峰时刻。2时53分(生光),月球开始走出地球本影,全食阶段结束。
3时56分(复圆),月亮完全离开地球本影区,恢复“玉盘”本色。4时55分(半影食终),月亮离开地球半影区,月全食彻底结束。
04 观测指南,轻松赏月
观测这次月全食不需要专业设备,用肉眼就可以舒适地观看整个过程。若想看得更清晰,可准备一副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
观测地点应尽量避开城市灯光污染,选择西南方向视野开阔、无遮挡的区域。公园、郊外等光污染少的地方都是理想选择。
摄影爱好者可以选择200mm以上焦距的镜头,才能捕捉到“红月亮”的细节。拍摄“红月亮”核心阶段时,因月球亮度大减,需延长相机曝光时间或调高ISO感光度。
05 天气影响,各地差异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方大部分地区天气条件较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大部分地区晴空朗夜,有利于观赏。
南方地区中,浙江、江西、湖南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天气条件也较好。辽宁、京津冀、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以多云天气为主,可能会出现“彩云伴月”的景象。
河南南部、江苏中北部、安徽中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重庆、四川大部等地天空阴沉,观赏难度较大。
广东、福建沿海受南海热带系统影响,还可能出现大到暴雨,观测条件不佳。
9月8日凌晨2时12分,食甚时刻到来。
月球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近,红月亮达到最红最暗的巅峰状态。在天气晴朗的地区,人们抬头可见一轮古铜色的月亮高悬西南天宇。
此次月全食不仅能看到红月亮,还有机会观测到罕见的绿松石带——因平流层臭氧吸收红光而产生的一抹蓝色光带,给地球的红色本影镶嵌了一道蓝边。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