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猪价上演“自由落体”,跌破14元大关!8月中旬以来,猪价持续单边下跌,截至今日,国内标猪均价已跌至13.78元/公斤,较月初下降逾3.6%,部分地区甚至跌入“6元时代”! 这波暴跌,给养殖户带来了沉重打击:主流5.5-6个月前外购仔猪育肥亏损已超200元/头,即使是自繁自养,头均利润也仅剩11元左右,唯有少数大型养殖企业凭借精细化成本控制,勉强维持在200元/头左右的利润水平。
供应过剩与需求疲软,是造成此次猪价暴跌的根本原因。市场产销严重错配,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供应端: 母猪存栏量居高不下,去年11月末已达4080万头。近期,适重标猪供应量大幅增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因素:集团猪企月均出栏计划达1322万头,环比增长5.26%;前期养殖户为控制成本而压栏增重,加上二育阶段逢低入场,形成出栏叠加效应;南方多地猪病风险增高,广西近期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引发市场恐慌,养殖户纷纷选择落袋为安,加速减重出栏;集团猪企也加入减重出栏的行列,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
需求端: 尽管学生返校、升学宴、谢师宴等因素带动餐饮消费和旅游消费有所回升,鲜品猪肉购销积极性略有提升,但高温天气持续,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居民家庭购销热情不高,消费需求增量有限。部分屠企收毛白价差缩窄,加之标猪供应宽松,屠企压价意愿强烈,市场承接能力不足。
供需严重失衡,养殖户压栏增重积极性低迷,官方调控政策也加剧了减重出栏的趋势。而需求端持续低迷,鲜品猪肉购销增量有限,二育入场意愿不强,市场对标猪的承接能力捉襟见肘。
预计8月18日,外三元瘦肉型标猪出栏均价将维持在13.75元/公斤左右。后市走势需密切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调整、二育入场情绪以及屠企开工率变化。我们预计,8月中旬猪价或短暂弱稳,但进入下旬,随着屠企备货积极性回升,猪价重心或将出现小幅反弹。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