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八九十岁还能爬山跳舞,而有些人四五十岁就一身毛病?是基因决定的吗?其实,科学家发现,基因对寿命的影响只占30%,剩下的70%取决于你的日常行为。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决定寿命长短的三大行为。运动排第三,睡觉排第二,而排第一的那条,几乎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运动的好处不用多说:强健心脏、增强免疫力、延缓肌肉衰老。但为什么它只排第三?因为很多人要么拼命撸铁、跑马拉松,要么整天躺着不动——这两种极端都对健康没好处。
研究发现,过度运动反而会加速关节磨损、引发慢性炎症;而完全不运动的人,患糖尿病、肥胖的风险更高。真正的“长寿运动”是适度、规律的运动,比如:
每天快走30分钟;
每周游泳或骑自行车2-3次;
老年人打太极拳或做瑜伽。
记住,运动是为了健康,不是拼命,更不是朋友圈打卡。
如果说运动是“加分项”,那么睡眠就是“必答题”。睡眠不足的人,身体永远在“透支”:
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
免疫力降低,小病不断;
甚至会增加患癌风险。
很多人以为熬夜后补觉就行,但研究证实,补觉只能缓解疲劳,无法修复熬夜对大脑和内脏的损伤。想要睡得好,试试这些方法:
固定作息,周末也别睡懒觉;
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
卧室保持黑暗、安静,温度控制在20℃左右。
现在揭晓答案:排第一的长寿行为是——好心态。为什么它最难?因为现代人太容易焦虑了:工作压力、家庭矛盾、孩子教育……随便一件事就能让人整夜失眠。
科学研究发现:
长期压力大会导致慢性炎症,引发高血压、心脏病;
情绪暴躁的人,患胃病、肝病的概率更高;
而心态乐观的人,即使生病,康复速度也比常人快。
看看那些百岁老人,他们未必天天健身,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心大,不计较。邻居张奶奶今年98岁,问她长寿秘诀,她笑呵呵地说:“烦心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吃好睡好,啥都不往心里搁。”
1. 少纠结:事情已经发生,抱怨不如想办法解决;
2. 找乐子:养花、钓鱼、跳广场舞,有兴趣爱好的人不容易抑郁;
3. 学“钝感”:别人说闲话?关我啥事!工作出错了?改就行,别自责。
运动、睡眠、心态,就像健康的三脚凳,缺一个都会摇摇晃晃。其中,心态是最难修炼的,也是最重要的。从今天起,试着做到这三点:
1. 每天活动半小时,别久坐;
2. 11点前睡觉,手机扔远点;
3. 遇到烦心事,默念三遍“不值得”。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