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被人民日报点名,新剧暴露真实处境,娱乐圈地位再变动

 2025-08-06  阅读 23  评论 0

摘要:张译不太高调。也没多露脸。但他的名字,又一次被人民日报点名。不是因为获奖。不是因为绯闻。而是新剧开播——《以法之名》。可意外的是,这部央视出品、官宣大剧却翻了车。评论区炸了,差评一片。演技、剧情、逻辑

张译不太高调。也没多露脸。

但他的名字,又一次被人民日报点名。

不是因为获奖。不是因为绯闻。而是新剧开播——《以法之名》。

可意外的是,这部央视出品、官宣大剧却翻了车。

评论区炸了,差评一片。演技、剧情、逻辑……通通被质疑。

焦点也不是新人,而是男主张译。曾经的金牌演技派,怎么突然被“反噬”了?

他到底怎么了?

他的地位,又要变了吗?

一、从小人物到“影帝收割机”

1978年,张译出生在哈尔滨。

家境普通。父母是普通职工,没什么文艺背景。

但小张译从小喜欢“讲故事”,最早的梦想,是当播音员。

可是一路走来,哪有那么顺。

他不是科班出身。艺考三次落榜,中央戏剧学院、北广(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统统没考上。

最终,他转了方向。进了部队,成了一名文艺兵。

但别以为穿上军装就能登台演主角——没有。

前几年他干的是杂活儿,提行李、扫地、写会议记录。

偶尔能在排练场“蹭”个群演,已经是天大的机会。

他演过无数龙套,最惨的时候,一个月跑了十几个剧组,连面试机会都没拿到。

可他“轴”得很——白天被拒,晚上回去琢磨自己哪演得不对。咬着牙坚持。

转折发生在2005年。

张译给导演康洪雷写了封3000多字的信。自荐演《士兵突击》。

他没争到主角许三多,却争来了“史今”班长一角。这才是他演艺之路真正的起点。

不是爆红。是被记住。

观众记住了那个退伍那场戏强忍眼泪、嘴角发抖的军人。

后来,他一步步走出来。

从《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到《追凶者也》里的杀手董小凤,从创业者到警察、再到检察官……

角色不同,身份不同,但细节打磨始终如一。

他不出名时演什么像什么。出了名后也没变。

靠着这一股认真劲儿,拿下金鸡、百花、华表,成了大满贯影帝。

但也正因为“太会演”,他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角色太像了。观众说,看他一出场就知道:这个人肯定苦,肯定轴,肯定忍辱负重。

他不是没意识到。在多个公开场合,他说过:拍得太多,演得太密,观众累了,他也累了。

可是停下来很难。

这个圈子,怕的不是没活干,而是有活不敢停。

二、他的爱情,是意外中的意外

张译的人生,好像就没“顺理成章”这件事。爱情也一样。

认识钱琳琳,是一个雨天。

张译刚录完节目,在央视门口站着,没带伞。一个人冲进雨里,又退了回来。

她从大楼走出,看见他发抖。默默地把手里的伞递了过去。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把伞,开启了两人的缘分。

他们从大门口聊到公交站,越聊越投缘。

张译拿到号码后,四五天不敢联系——太紧张。太没底气。

那时候他没名没钱,连吃饭都省着花。

第一次约会是在一家拉面馆。他穿着军绿色旧夹克,她穿着名牌。

这反差,却没让他们生疏。反而拉近了距离。

钱琳琳比他大六岁,有过婚姻,还有一个孩子。

她坦白得很:“我喜欢你,但我不是‘空白纸’。”

张译愣了。第二天一早,就站在她家楼下,送早餐。

不用说太多,行动就是答案。

这段感情并不被所有人看好。质疑、误解、甚至反对都有。

可她为了他,甘愿放弃央视舞台,成为他的经纪人。一路陪他跑剧组、接戏、规划路线。

张译说过:“她是我的定心丸。”

他们没办盛大婚礼,没有高调秀恩爱。也没孩子,选择做“丁克”家庭。

两人互相扶持,一走就是十几年。

他拍戏累,她给他熬汤。她病了,他在拍摄空档连夜赶回照顾。

没有影视剧般的轰轰烈烈。但有生活里最实在的温柔。

三、他累了,但没“散”了

其实早在2023年,张译就透过只言片语透露:太密集,太累了,想停。

那一年,他演了太多。

《狂飙》一炮而红,《他是谁》《三大队》紧接上线。

还有《满江红》《无价之宝》《刀尖》等电影。

每一部都能演,每一部都像他擅长的类型。

于是,问题也来了。

角色越来越像。神情、动作、甚至对白节奏,都开始重复。

他的眼神疲惫、白发提前、总像在“忍”。一出现就是主角,一演就是公检法。

观众不是不认可他,而是累了。“张译专业户”的标签开始变成负担。

哪怕他演得再用心,《以法之名》播出时,观众的吐槽也集中在——他又在演“那个正直又疲惫的人”。

开播仅两天,豆瓣短评区一片差评。

不是剧情不努力,是观众看太多了。

人民日报点名夸张译,是对他认真负责的认可。

但网络风向却不再一边倒。

争议、讨论,甚至“神化后的反弹”都来了。

有人问:张译,是不是到了该转型的时候?

但事实是,他的角色从不单一。

他可以是《追凶者也》里的杀手,也可以是《鸡毛飞上天》的土老板。

他能演底层创业者,也能演战地外交官。

真正的问题,不是他演不出别的,而是剧本不给他机会。

他自己也意识到了。

在华表奖领奖现场,他说得很明白:要停一段时间,不接戏了。

想养猫,想逛街,想好好过点平常日子。想回到“生活”里去。不是因为倦怠,而是需要重新生长。

演员,不是工具。不能天天被拎出来榨干。

四、接下来,他会去哪?

有一个细节,很多人忽略了。

《狂飙》大热的时候,张译还是剧组的“艺术总监”。

他不止会演戏,还会“看全局”。做笔记,拉人物线,写关系图。像极了导演的工作习惯。

他不是没打算过往幕后走。

早些年,他还写过剧本。也负责过舞台排练。

这个人,野心藏得深。但认真起来,一点不比谁差。

或许未来的某天,观众会看到“导演张译”的作品。不是不可能,而是时间未到。

演员不只是台词机器。真正顶尖的演员,永远在蓄力、在调整。

张译不急。也从不追风口。当别人还在奔着曝光、上热搜、玩综艺的时候。他已经踩下了刹车。

不是放弃。而是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他属于剧组,属于银幕,也属于那些能打动人心的故事。

再出发时,他或许会变,但那份“认真”,不会变。

就像当年那个在剧组提行李的小兵,没人记住他是谁,但他已经开始练习站姿、练习说台词、练习做演员了。

尾声

张译不是什么“天赋型演员”。

他靠“轴劲儿”,一步步硬磕出来。

现在他主动放慢脚步,回归生活。

不是沉寂,是沉淀。真正的好演员,不会被遗忘。他们总会带着新的面貌,重新归来。

张译,或许就在准备那一次真正的“转身”。

让观众重新发现他——不仅会演,更会变。

就像他说的,演员不能离开生活。而生活,正是他此刻的“剧本”。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toutiao/564052.html

管理员

  • 内容57583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2.0615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