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影视推荐 > 正文

《我的阿勒泰》:散文改编或许依然很难,但“返乡剧”或成平台新宠

作者:特产 来源:网络 日期:2024/5/19 21:19:19 人气:5 加入收藏 标签:生活 散文

改编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的8集电视剧5月7日开播,引发大量探讨。此前,该剧就作为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获得了各方关注。

这部剧集之所以值得讨论,一方面是因为它改编于并不适合影视化的散文,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影视风格也比较“另类”。

阿勒泰的野性之美,独特的视听体验

该剧的原著作者李娟著有《我的阿勒泰》《遥远的向日葵地》等深受读者喜爱的散文集,拥趸众多,并获得了矛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多种主流文学奖项的肯定,是当代文学作品中既保持纯文学属性,又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独特作品。

众所周知,散文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人物关系和情节故事线,所以改编成剧集的难度更大。而《我的阿勒泰》之所以口碑反馈不错,正是因为在改编时抓住了原著的精髓。

首先,李娟的散文原著记录了阿勒泰原生态的生活点滴,处处散发着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粗狂质朴的游牧精神。而剧集同样极大地还原了阿勒泰广袤无垠,充满野性之美的生活景观。它以主人公母女(马伊琍、周依然饰演)为代表的生活在阿勒泰的汉人、以于适饰演的哈萨克驯马青年为主要人物结构故事,展现出当地多民族杂居的风土人情,游牧生活的艰辛和乐趣。

比如第一集,在大雪之后的阿勒泰,作家李文秀展开了回忆:2000年青涩的女孩在县城一边打工,一边追求文学理想,打工失意,回到母亲开小卖部的蒙古包,一脚踩在了牛粪上,回家睡的第一晚,临时搭的简易床就睡塌了,母亲继续打着呼噜酣睡。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使阿勒泰的原生态的艰苦生活充满了生机和乐趣,也让观众快速爱上剧中的人物。

李文秀进入阿勒泰后,既是生活的参与者,也是生活的观察者。她是当地游牧生活和城市文明的链接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亲身经历者。其中发生的一些啼笑皆非的“插曲”、生动的生活细节,成为电视剧里耐人寻味的部分,也彰显出了散文原著所传达的精神内核:人在阿勒泰的原生态中所展现出的乐观、温暖,纯净和顽强的生存力量。

马伊利塑造的母亲形象,虽然改了设定,从四川人变成了江苏人,但是后面的剧情是贴着人物走,其智慧乐观的生存精神,有点疯癫的性格,和女主现代的母女关系,给她提升了很多魅力值。相信看过几集后,观众会爱上这个有点脱线,又充满生存智慧的妈妈。

而阿勒泰这个充满野性之美的地域,在剧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剧集以诗意的镜头语言,电影质感的画面还原出“阿勒泰”广袤的荒野,无边的草原,苍凉的河水,流动的羊群,偶尔出没的狼,孤独的蒙古包,都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

原生态的地域之美,在影视化后呈现出更直观也更震慑人心的冲击力,成为这部作品的重要看点。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yingshituijian/298143.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