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寄语-给排球运动员的寄语合集76条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7/19 3:45:02 人气:7 加入收藏 标签:女排 精神 中国 我们 体育 奥运会

收集76条给排球运动员的信息

早上5点半起床,6点开始体育锻炼,8点开始上课。下午三个小时的室外排球训练,晚上上晚自习。

17日,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与队员徐云丽、袁一起走进XX中学,与学生们分享她们的中学生活。她鼓励学生每天都要做好,每天都要积累,设定目标,不懈努力。成功就是尽力而为。

在今年8月举行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当郎平和中国女排队员出现在广雅中学时,前来欢迎郎平及其队员的师生挤满了整个校园,现场气氛沸腾。

在参观了广州市著名的百年名校广雅中学后,郎平一行在该校体育馆与学生们举行了分享活动,并向他们传授了指导排球的技巧。

现在大家每天都在低头看书,电脑,iPad。很多人眼睛和颈椎都劳损了。郎平提醒低头族多参加体育活动,通过集体体育活动增进友谊。

对于即将高考的高三学生,郎平和女排一起训练,一起比赛。

在回答学生关于面对强手如何把握人生关键时刻的问题时,郎平说,面对强手时,心态决定状态,两个强手相遇,勇者胜。一次赶上一分钟,不管结果如何。她还说,人生不是只靠喊口号就能赢的,每天从自己的梦想出发,做好过程。

最后,郎平又当上了排球教练,带领两名队员给学生上排球指导课,手把手地教光亚学生排球训练的基本动作,包括投、接、发球、传球。

要么赢了晋级,要么输了回家。

8月17日,北京,里约奥运会女排八强赛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中国女排苦战五局,最终在“别人家”击败卫冕冠军巴西女排。

其实中国在第一局以15-25的大比分输给巴西的时候,相信很多体育评论员和记者早就准备好了“里约奥运会,中国三球全军覆没”的稿子。然而,中国女排没有放弃,80年代成为中国偶像的郎平也没有放弃——战斗到最后一刻。扣球的风情,漂亮的绝地反击,每一点的撕咬,每一点把对手逼到墙角,最后拼的是胜利,让每一个观战的中国人热血沸腾。

这一届奥运会,在中国队表现略显平淡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进入四强,甚至超过了某些项目获得的金牌,可以点燃国人的情绪。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始终相信女排是打不垮的。这种信念是基于女排的传统和“女排精神”的鼓励。如果你跌倒了,女排会爬起来;赢了就要争取下一场胜利。

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只要女排赢了,大家就想到“女排精神”;一旦输了,她们似乎就忘记了“女排精神”,甚至责怪姑娘们没有“女排精神”。到底应该如何理解今天的“女排精神”?

毕竟“女排精神”不是一两场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们先来看一下广泛定义的“女排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这些内涵,每一个都指向平时的训练,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而且是动态的、持续的状态,而不是唯结果论。

进一步说,“女排精神”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80年代,一切都是废墟,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一种精神支撑。女排的崛起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的空白。五连冠之后,“女排精神”逐渐被全民确认、推广和接受。这个过程从1981年持续到1986年。可以说是和国家一起慢慢走向世界,用自己的力量让别人认识、了解、理解我们;也是跟得上人民生活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

然而,五连冠之后,中国女排的表现时好时坏,当年的巅峰表现却难以延续。从此,“女排精神”似乎成了女排的精神枷锁。这有什么不好?

不是女排变弱了,而是对手变强了,比赛变得更有变数。但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对手的变化。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差距就可能出现。这也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它更快、更高、更强,领域充满变化。

尴尬的是,虽然是三大球中唯一一个登顶世界的,但中国排球联赛的水平,排球运动的普及程度和商业化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而中国的篮球和足球,虽然没有站在世界之巅,却很好的拥抱了商业,来到了普通人的身边。

这个时候我们要意识到,和别人的竞争不仅仅是在场上,更是在场上。它不是单个项目或几个项目的竞争,而是一项赛事、系统性的竞争。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空高喊“女排精神”只能是“唯金牌论”的变种。

今天,无论是体育还是整个国家的其他方面,都告别了“从零到一”的窘境;作为竞技体育强国,中国女排的一两块奖牌,没必要急于证明什么。但是,我们要居安思危,努力赶超。不仅是体育,经济,科技,我们都有赶超的对象。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女排精神”的鼓励,但这种鼓励应该是一个过程和系统化的,而不是以结果为导向和唯金牌论的。

第一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永远不要放弃争取第一的毅力。毕竟,“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一种社会精神面貌。只是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女排精神”。

2016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队在首战失利后以3-2击败卫冕冠军巴西队,时隔8年再次晋级奥运会四强。电视镜头里,女排姑娘们欢呼雀跃;千里之外,经历过“过山车”的中国观众无不惊叹——再看女排精神!

与巴西女排的比赛是名副其实的“遭遇战”。在过去的战绩中,中国女排对巴西女排18连败,奥运会前四次交手全部失利。本届奥运会,与小组赛5比0轻松锁定A组头名的巴西相比,B组中国首战苦战负于荷兰,之后又接连输给塞尔维亚和美国。跌跌撞撞出组后,它马上就要面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苦主”,异常艰难。而昨天的比赛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在决胜局,随着比分交替咬和,以及主场巴西球迷不友好的嘘声,压力可见一斑。好在第一局大比分落败的姑娘们终于顶住了压力,带来了惊喜。他们有理由欢呼雀跃,观众有理由感动,因为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在争议的时候没有迷失,在绝望中激发了自己的潜力。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足以让那些认为“现在这个水平”的人汗颜。

作为中国三大球中唯一拿到冠军奖杯的球队,女排从来不缺少这种拼搏精神,一次又一次感动着国人。历史上,中国女排1981年第一次获得世界杯冠军,去年再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本世纪初的东山再起,虽历经波折,但总能在跌入低谷后重回正道,奋起直追,用实力和汗水延续神话。“三大球”作为一项参与度最高、普及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运动,一直是国人的“痛点”。尤其是近几届奥运会,男排缺席,男篮、女篮连败,女足差强人意。女排,孤身一人,总能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从袁伟民到陈忠和,再到第二次出山的郎平,几乎每一次女排崛起的背后,人们看到的都是那些了解和熟悉女排的队伍在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专业人士的尊重,让女排长期积累的精神不断闪耀。

除了精神传承,我们也看到了创新。正如主席所强调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发展体育也是如此。接手女排后,郎平根据中国和世界女排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大国家队”的概念,即每次集训总在20人以上,每个位置总有三四个人在竞争。队伍扩编后,我们会针对不同的比赛安排不同的阵容,承担不同的任务,不会过分强调成绩。此外,新一届女排扩充了教练团队,引进了国际化的职业队伍。这些都是对体育运动规律的把握和尊重。

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见证了女排的强大精神。2016女排世锦赛之后,有了新的时代。究其原因,是以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女排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毫无疑问,现在的年轻运动员所处的环境与80年代初完全不同。正在为体育强国目标奋斗的中国人,在“唯金牌论”光环逐渐消散的今天,不会用一场比赛来定义成败。但正如郎平赛后所说,“中国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看到这些球员的努力。”所以,在强调要放松心态的同时,每个运动员也不要忘记,作为国家队运动员,他展现的是一种风格。“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就是发展了技术水平和精神面貌。不要后悔,任何结果我们都可以接受。”这是一种态度。

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女排精神并没有褪色,反而越来越闪耀。三十五年来,女排精神始终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历史发展节点相一致,女排的顽强拼搏就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无论比分如何,大家都不放弃。”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将继续为梦想而战;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人民,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女排精神不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一种前进的力量,可以激励我们朝着目标前进。

中国女排果断决策,以三场生死攸关的胜利,展现了球队扎实的技术基础,团结的团队意志,努力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脚踏实地打好每一场球的敬业精神。今天人们所感受到的“女排精神”就是这一切的融合与结合。

经过三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战,中国女排终于再次站上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据统计,昨天上午女排决赛期间,几乎一半的电视机都锁定了直播频道,创造了电视转播的奇迹。一度淡出观众视线的中国女排,以旋风般的姿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奥运会的众多项目中,无论从技术、观赏性、竞技性、戏剧性等方面来看,女排都不是顶级项目。对于中国代表团来说,虽然26枚金牌是近年来的最低,但似乎女排不是唯一。

那么,在距离“老女排”的辉煌时隔30多年后,中国女排又重新获得了大众的关注。原因是什么?全国都在争论女排。你有什么感觉?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女排精神”。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97159.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