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的叛逆期的孩子~文|凝妈悟语你有没有遇到过孩子发脾气的情况?孩子想买一个东西,不给他买,他开始撒泼打滚。孩子想做一件事,不允许他做,他气得大哭,摔打东西。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他贪玩不想睡,就开始扔东西、推人。也可能是没来由的大发雷霆,让人莫名其妙。一次,二宝...
文|凝妈悟语
你有没有遇到过孩子发脾气的情况?
孩子想买一个东西,不给他买,他开始撒泼打滚。
孩子想做一件事,不允许他做,他气得大哭,摔打东西。
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他贪玩不想睡,就开始扔东西、推人。
也可能是没来由的大发雷霆,让人莫名其妙。
总之,各种原因都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愤怒,以各种形式发脾气,二宝就经常这样做。
一次,二宝洗完脚,该换衣服睡觉了,但他不想睡,大喊着“我不穿衣服,我要把衣服扔掉!”发疯一般地跺脚、用拳头捶床,好像是身体里有一团火一样。
奶奶也来了情绪,想强制二宝换衣服,二宝挣扎着跑开,奶奶朝他发火。二宝的情绪更加激动,反应更加激烈,有些六神无主的样子。
我突然想到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的话: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有害的是阻止孩子发脾气。
《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话术》中也提到:孩子发怒,看似是向父母施压,实际上是他们在向亲爱的爸爸妈妈求助。
如果孩子发出求助信号,得到的却是令人心寒的暴力回击,孩子会感到绝望,好像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为敌,这将加剧他的痛苦。
我意识到不能以暴制暴,而是允许他发泄情绪,之后再告诉他发脾气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很温和地和二宝说话,慢慢地引导他,他的情绪果然很快变好,很快进入睡前准备状态。
我也没有用很复杂的方法,只是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跟孩子较劲,分3步沟通,让孩子稳定情绪。
孩子愤怒、发脾气是正常情绪,并没有错,错误的往往是发泄怒气的方式有问题。我们担心孩子的安全,所以总想禁止孩子。
但这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刺激孩子,激化矛盾。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宣泄情绪,以保证心理健康。
只要孩子发泄的方式不是破坏性的,不会损害公物、伤害别人,保护自己、他人、物品的安全,都可以尽情地发泄。
孩子只有把负面情绪释放出来,才不会淤积在自己的身体上攻击自己,心理上就不会受到伤害。
我跟二宝说:我知道你不开心了,你想发火就发出来吧。大声哭出来,在房间里跑一跑,把衣服扔得远些,用拳头砸被子。
二宝大哭着,砸了一会儿被子,情绪稳定下来。
孩子的情绪归于平静之后,大脑开始理智,能听我们说话,我们直接了当地问他原因,告诉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
我问二宝:你刚才为什么生气啊?
二宝说:我不知道喜欢哪个玩具了?
我拿着小鱼说:小鱼喜欢吗?你平时很喜欢的!小恐龙喜欢吗?你每天都搂着它睡觉呢?
二宝说:我喜欢小鱼,我喜欢恐龙。
我又说:这就对了,你想做什么,要直接说出来,要不然妈妈也不知道。你发火,耽误了玩的时间,也不能帮你找到喜欢的玩具。
二宝说:我以后不发火了。
孩子就从这些简单的交流中,意识到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积累一定经验后,会学着表达自己的诉求。
吃一堑长一智,但没必要让孩子陷入在深刻的反思中,要及时让他放松下来。对孩子来说,再没有比愉快的心情更有益健康了。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喜好,让他从之前的状态中走出来。
比如,二宝喜欢听着我给他读书讲故事,然后安静地睡着,我就赶紧跟他说:妈妈给你读书,你拿着小鱼、搂着恐龙睡觉吧。
二宝欣然同意,我们就开始了睡前阅读,读了几本书,他很满足地睡着了。虽然出现过一个段不愉快的小插曲,但是孩子的情绪稳定,并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你看,解决孩子发脾气的问题,还是很简单的。从容应对孩子的脾气,是保护孩子,也是和自己和解。
写在最后:孩子发脾气是一种正常现象,不是孩子叛逆、变坏,他自己也控制不住。我们要明白孩子愤怒、发脾气是在向我们求助,我们应该去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帮助他用正确的方式发泄情绪,然后再告诉他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诉求。孩子有了一定经验后,就不会再乱发脾气进行自我伤害了。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欢迎,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作为家长,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每天叫孩子起床,嗓子都喊哑了,孩子还像没事人似的,拉都拉不动;
送娃去上学,说无数遍“来不及”,他还是慢悠悠吃饭,急得你干瞪眼;
辅导孩子作业,你都坐下十分钟了,孩子还四处溜达,怎么吼也没用……
如果做个调查,票选“逼疯家长”的几件事,“孩子磨蹭”,一定名列前茅。
对此,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儿子今年10岁,读小学四年级,我的每一天,都是从“咆哮”开始。
不是催他出门,就是嫌他太慢。
每次吼完,我都后悔不已,告诫自己下不为例。
可第二天一见儿子那个“慢样”,火还是蹭一下就来,恨不能拎着他耳朵把事做完。
起初,我以为孩子就是懒,故意气我。
当我看了不少教育资料后,才骤然明白:
孩子拖延,和父母也有很大关系。
如果只是催促打骂,必然是鸡飞狗跳,家无宁日。
相反的,如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能显著改善孩子的拖延。
磨蹭的孩子,狂躁的家长
鸡飞狗跳的日子
我们楼上,有个外号“咆哮帝”的邻居。
每天早晨,他吼孩子的音量,响彻整个楼道。
而逼疯他的,是他不到10岁的小女儿。
因为顺路,咆哮帝每天送孩子上学,但因为女儿出门太慢,他十天里得有八天迟到。
领导的批评,同事的议论,琐事的烦恼,令他十分窝火。
所以,一见女儿拖拖拉拉,他气就不打一处来。
经常是边催边吼边恐吓,结果孩子没管好,还引发家庭大战。
女儿不甘示弱,故意和他顶着干,你越催她越慢;
妻子嫌他脾气暴,也和他吵架拌嘴,夫妻矛盾不断;
奶奶心疼孙女,也总是劈头盖脸地指责他。
这家人,因为一个孩子,每天大动肝火,日子过得鸡犬不宁。
有句话说得好:磨蹭的孩子,狂躁的家长,造就一个混乱的家。
谁都想家庭和谐,关系融洽,可单是“孩子磨蹭”这件小事,就足以摧毁父母的耐心,打乱生活的节奏。
其实,我特别同情“咆哮帝”。
这种从起床就开始的“时间大战”,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有体会。
你心里急死了,孩子却 “事不关己”,你只能无奈地继续等;
把心一横撒手不管吧,又担心时间来不及,耽误了正事。
然而,事实就像心理学“极限效应”揭露的那样,每个人都有忍耐的极限。
你催多了,孩子会厌烦到叛逆;孩子无限拖延,你也会忍无可忍。
生活中,我们都可能瞬间化身“咆哮帝”,把对孩子的关爱,掩盖在一句句命令下。
这不是某个家长脾气不好,是谁都可能被娃逼出的内伤。
孩子拖延,家长狂躁,是不少家庭矛盾的根源。
如果不重视不解决,亲子大战将轮番上演。
每个“拖延症”的孩子
背后都站着一对“越界”的父母
超话#孩子拖延怎么办#中,有不少父母吐槽。
有人说:我把早饭做好,衣服找好,书包收拾好,可女儿还是迟迟不出门;
有人说:我够严厉了,就差拿鞭子打了,可儿子还是什么事也赶不到前面;
还有人说:我凡事顺着他,可结果呢,穿衣服要20分钟,写作业要磨蹭半小时……
乍一看,似乎无论怎么做,都管不好这些“拖延症”小孩。
但评论区一位教育咨询师的话,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
他说:每个磨蹭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越界的父母。
要么凡事代劳,侵占孩子的独立空间;要么太过苛刻,标准提得太高;要么过于纵容,让孩子随心所欲。
是啊,你把事都做了,孩子当然可以不着急;你要求那么多,他就随便敷衍了事;你从不立规矩,孩子自然没有紧迫感。
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
当父母为孩子做太多时,孩子就不会为自己做太多。
当父母事无巨细,孩子就缺少独立做事、锻炼能力的机会,于是变得懒惰、依赖、被动。
在他们的意识里,反正有爸妈兜底,做好与做不好,结果都一样。
一旦丧失主动性,孩子做什么事,都会不紧不慢。
他们不怕耽误事,不怕来不及,反而看着父母急得跳脚,觉得好玩有意思。
教育家卢梭有个观点:
“在早期教育上,不仅不应争取时间,还必须把时间白白放过去。”
他的意思并非浪费时间,而是提醒家长,把时间还给孩子。
别越界到孩子的世界,替他办事,替他定要求,替他承担后果。
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
生活是自己的,拖延磨蹭,耽误的是他自己。
看不惯孩子拖延
千万别只是催催催
曾经的我,像个复读机一样,在孩子耳边不断地催催催。
后来,我从书上学到了几点方法,才明白,催促压根没用。
如果你家孩子也拖延,不妨看看下面这5大黄金法则。
①不做代劳的父母,让孩子学会负责。
美国一所中学规定:不允许家长帮孩子把忘在家里的午餐、课本、作业、运动鞋等物品带到学校。
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让他们学会为自己负责。
做父母的,得有点“狠心”。
饭来不及吃就饿一次肚子;迟到了就受一次批评,写不完作业就让他着急一次……
放手让孩子支配时间,也让他们承担后果,孩子才能学会自我管理。
②改变沟通方式,把“你快点”改成“我希望”。
研究发现,孩子在6岁以前,的确欠缺时间观念。
所以,父母要刻意制造一点紧迫感。
但如果只是不停地说“你快点”,会让孩子紧张、厌烦、对抗。
换个说法,变成正向鼓励,效果就会大大不同。
“孩子,如果能准点出门,你就太棒了。”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按时完成作业的。”
“你今天比昨天快了三分钟,进步很大。”
……
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再帮孩子找准他的节奏。
③细化目标、清晰计划、精准行动
心理学上,有个 “定位速效实验”。
心理学家将学生分为3组,分别前往10公里外的村庄。
第一组学生,不知道村庄在哪里,没走两公里,就开始叫苦,几乎所有人都半途而废;
第二组学生,被告知目的地在10公里外。但他们没有路标指引,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第三组学生,不仅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一路还有路牌引导,结果顺利抵达目的地。
这个实验,显现出目标和规划对孩子行为的意义。
做事前,告诉孩子明确的目标,为他们制定清晰的计划,孩子才能有精准的行动。
④降低要求,别让孩子因害怕而拖延。
心理咨询师钱志亮发现,很多孩子拖延的根本原因,是担心自己做不好,被父母指责。
也就是说,孩子在用磨蹭来逃避那些他完不成的任务。
有些事父母要求过高,又不得不做,孩子们只能拖一分钟是一分钟。
心理学上,有个“蔡格尼克效应”。
意思是:人们对尚未处理完的任务,会比已处理完成的任务印象深刻得多。
别看孩子磨蹭,他们会时刻惦记着那些未完事项。
一旦积攒的事多了,他们便没了头绪,做什么也无法专注。
而我们父母要做的,是把要求降下来,减轻孩子心理负担。
轻松的环境中,孩子会更有主动性。
⑤树立时间观,养成好习惯。
行为学上,有个“要事为先”的原则。
做事情,要分主次,在时间安排上,也要有个优先级。
比如我们帮孩子规划业余时间,就要把必须且重要的事放在最前面。
明明第二天要考试,需要复习功课,就不能把打游戏、出去玩放在首位。
相反的,休息日天气好,也可以先让孩子痛快地玩一场,再找时间学习。
把时间切割成小块,把要事排在前面,用行动帮孩子树立时间观。
当孩子有了“要事为先”的习惯,就不会任由自己拖延磨蹭。
有个妈妈,为了督促孩子学习,时刻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
结果却经常被老师通知,孩子作业没做完,孩子又迟到了,考试成绩不理想……
可她能做的都做了,每天催着孩子出门,盯着孩子写作业。
无奈之下,这位妈妈向教育专家尹建莉求助。
几番交谈下来,尹老师告诉她:“孩子的问题,全在你催得太多太急。”
尹老师建议她稍微松松手,让孩子拖延几次。
起初孩子很开心,可后来,孩子却因经常迟到、不交作业被老师批评。
这下,孩子终于不敢拖延了,主动找妈妈重新规划了每天的作息时间。
每个孩子,都应有他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别急着安排好一切,有时候,吃一堑长一智也很有必要。
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而非干预,是影响而非控制。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慢慢来,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多让他们在生活中历练。
总有一天,那个看起来慢吞吞的孩子,会变得懂事,会加速前进。
与父母们共勉。
第一次在头条写文章,不管有没有人看,我都要全力以赴,认真写[玫瑰][玫瑰][玫瑰]
同事的儿子8岁读三年级,叛逆期是不是不分年龄???
昨天上班时,同事说好烦,我就问她怎么了,她说小孩被接回去了,我说是不是小孩在学校打架???她说比打架更严重,然后她就说小孩不写日记老师批评了他,结果他就辱骂老师,旁边女同学说辱骂老师是不礼貌的,你猜他做了什么???
就因女同学说了一句,他就把人家的桌子掀翻,这真是个暴脾气,现在的小孩真是说不得打不得,更加骂不得。
同事越说越来气,累死累活的上班赚几个钱就为了能让他吃好喝好,好好上学,怎么就这样了呢,还有没有的救?说着说着就哭了,毕竟小孩才8岁啊!
想想我们的童年都是在干活中过来,一天天的只知道帮爸妈干活,哪敢说一个不啊,现在的小孩都是娇生惯养的,啥都不用干,好吃好喝的伺候[笑哭][笑哭][笑哭]
加油吧,年轻人!!!
有一种霸道无可取代ヽ
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的叛逆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