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句子-短句-如何练就会说话的口才(如何有逻辑地说话)

作者:学堂知识 来源:学堂知识 日期:2023/6/18 8:49:36 人气:4 加入收藏 标签:逻辑 说话 自己 表达 加班

如何练就会说话的口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说话看似有逻辑,其实往往是凭感觉说话,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如何练就会说话的口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说话看似有逻辑,其实往往是凭感觉说话。

尤其在网上,你发表一个评论,别人从来都不是以逻辑的角度去回复你,而是情绪先行,动不动就“开怼”了。如:

你:“我觉得我们中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网友:“你既然对国家不满,那你就移民到美国呗,我怕你没有这个本事离开而已!”

经常在网上看到类似的对话,你会不会觉得很惊讶?

毕竟“觉得中国还有改进的地方”这句话,并不代表说话者对国家不满,或者是在挑剔国家的缺点,更不是指向移民到外国这个目的。

这句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和逻辑,因为每个国家都不是完美的,有好的地方,肯定就存在不好的地方,即便是美国也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就不要继续进步,改善这些缺点呢?

一句很正常的话,别人却跳出这句话原本的逻辑去理解,于是就形成了这种“鸡同鸭讲”的沟通局面。

但是,如果你把这句话说成:“中国就很好吗?还不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那么有了前一句话的铺垫,网友的“回怼”就变得非常合理。

因为这句话透露出一种不满的逻辑,可以用三段论去分解出来: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都是不好的;

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所以,中国不好!

这个时候,你用上面那句“怼人”的话去回应,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毕竟你是顺着他的逻辑去回答,而不是跳出话语原有的逻辑去理解,然后回答。这样就合理许多了。

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说话有没有逻辑,不仅体现在表达上,还体现在自身的思想上。而思想又决定你的表达。

掌握如何逻辑地说话,既可以让你表达时做到头头是道,而且还能够让你识别到跟你聊天的人,到底有没有足够的脑子。

这就是掌握逻辑的用处了。

说话有逻辑的三个基本要素

说话有逻辑,会给人以一种很强烈的力量感。

想要让自己说话更有逻辑,其实只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去构建你的表达就行了。

每次说话之间,你最好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否具备一个核心的主题;

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听起来好像很不错,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缺乏一个表达的核心主题,东说一句,西说一句,你理解起来就很有难度了。这时由于你抓不住对方表达的核心思想,自然就无法做出有效的回应。如:

“我觉得人,就不应该时时刻刻去强迫自己做什么。你去认识另一半,你想认识就能够认识到吗?还有买房子,我觉得现在的房价这么高,要买的话,还是等一等再买吧!有时候,工作也要看你的能力,能力不强,怎么加班也没用……”

你很难明白这句话的主题是什么,似乎在说一个核心的主题,却又不是很明显。

但如果稍微调整一下,围绕着主题去构建话语,那么别人听起来就会更容易理解了,如:

“我觉得人,真的不应该强迫自己去做什么。比如说谈恋爱,不是你强迫自己认识就能够认识到另一半的。还有买房,房价这么高,你强迫自己去买,只会给自己徒增不必要的压力。即便你不怕压力,想加班加点工作,但如果你能力不强,再怎么强迫自己加班也没用的。所以,不要强迫自己,量力而为很重要。”

每一句话,都是对“强迫”这个主题进行分解讲述,综合起来,你这番话的说服力就很有力量了。

第二,说话要有关联性;

关联性,是说话是否具备逻辑的显著体检之一。所以关联性,就是下一句话,跟上一句话都强烈的联系。

你可以对比一下上文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差点意思,所以读起来好像上一句的意思,无法跟下一句的意思对应起来。

但是第二个例子,每句话之间添加了一些连接上下文的“关联性短语或短句”,如“比如说”、“即便”、“所以”这些,就让整体更加融洽了。

当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性越大,彼此就越是具有逻辑。如“我认为人不应该太刻意追求什么。我每天回到家都要加班!”这两句话之间,就缺乏关联性。

但如果你加上一些短句,如“我认为人不应该太刻意追求什么,我就是反面例子,每天回到家都要加班,导致自己很累!”或:“我认为人不应该太刻意追求什么,我就是太刻意追求勤奋,导致每天回到家都要加班,让自己身心疲惫!”

整句话的意思就非常明白了。

第三,逻辑一致性;

说话要讲求逻辑一致性的,否则你上一段话是在某个逻辑框架下,下一段话又是另一个逻辑框架,那很难让人理解,甚至会闹出自相矛盾的笑话了。

正如文章开头举出的例子,回答者的逻辑就是说话者的逻辑不一致,两者得出各自观点的逻辑框架不一样,导致了“鸡同鸭讲”。

所谓“逻辑一致性”,就是你上一句的观点是支持某种立场的,那么下一句话的观点,就必须要延续这个立场,而不是跳出来,用另一个立场去讲述,让人无所适从。

例如:我觉得加班工作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工作没有完成,那么加班去完成也是你的职责之一,给不给钱也要做啊!不过没钱的加班,实在太让人讨厌了,所以如果没钱的话,就不要让我加班了。

这段话的观点,就有一种“两边不得罪”的感觉了。别人听完,都不知道你到底支持加班,还是不支持加班呢?前者的逻辑,是站在公司的立场,后者的逻辑是站在个人的立场,导致听的人不知道你的真正想法。

如果你能够在中间加上一句“当然,站在公司的角度肯定希望员工这样,但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没钱的加班,实在太让人讨厌……”,那么别人就会知道,后半句才是你的观点,也不会弄错你的立场了。

这也是第二点说的“关联性”,让别人知道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关联,而你只是为了突出个人的想法而已。

如何提升自己的逻辑表达力?

想要提升你的逻辑表达能力,你就需要懂得如何把自己思考的逻辑,转化为表达的逻辑。

大多数人只要认真思考,肯定能够运用逻辑的方式去获得一个思考结果。但是,如果要把这个结果说出来,就不是很多人都做到了。

因为我们大脑的思考方式是“多线程”的,而我们的表达则是“单线程”。当你把“多线程”的结果,运用“单线程”的方式去进行表述,就会存在一个“内容筛选”的过程。

你要考虑:

先说哪些内容比较重要?

哪些内容跟当前的主题更有关系?

哪些内容更能印证自己的观点?

怎么把大脑知道的相关信息更好地罗列出来等?

只有对这方面有过自己“语言组织”的思考,那么你最终说出来的话,才会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举一个例子,你想表达“人际关系是很重要”这个观点,你怎么去组织语言呢?

你想思考,哪些内容比较重要?当然就是体现人际关系很重要的那些事件,如:

1,工作上与同事的沟通合作;

2,自我发展上的机会拓展;

3,人与人之间情感归属需求等。

这些事件,都可以体现出“人际关系很重要”这个主题。而这些内容,跟主题都有密切的关联。

然后,如果你能够针对每一种事件,都用面前所说的三个基本原则去进行讲述,有逻辑地展开陈述,如先说A,再说B,最后说C,那么最后出来的内容就会很有逻辑了。

当然,在讲述每个事件的时候,你都要给出让人信服的依据。例如你在讲述第三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归属需求时,你就需要给出准确的论据,说明这一点很重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外国的经济研究局曾对5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将你的朋友群体增加一倍,可以对你的幸福感的影响与收入增加50%的效果相同!

因为研究表明,处于一段关系中,可以提供一种身份感和对个人的归属感。成为某事的一部分或属于某个地方,可以帮助我们所有人在生活中感到充实,获得积极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都认同的事物都不同,这可能是职业关系或个人关系。它也可能是基于家庭的,但无论是哪种关系,当我们认同某一群人或被某一群人所认同时,这些人就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感到重要,让我们每天都有一种被重视的归属感。

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

给出观点,给出例证的同时,也能够给出论据,那么你的讲述就会更具逻辑说服力了。

那么说到最后,如何培养自己这种逻辑思维呢?

分享三个方法:

第一,阅读。

不管读什么,一定要慢慢读,理解地读,甚至时不时地回顾已读过的章节,重新整理自己的理解。

有逻辑的阅读,是能够一边阅读,一边在大脑中整理出作者表达意思的大框架出来。这样,你知道别人的逻辑脉络,也可以应用到自己身上。

第二,辩论;

辩论是锻炼逻辑思维和逻辑表达的不错方式,学习一些辩论的技巧,掌握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梳理自己逻辑和组织语言的过程,另一方面临场的时间压力也可以提升你的反应速度和信心。

如果没有辩论活动机会,也可以尝试在网上利用论坛等互动平台和他人辩论,不过请记得保持礼貌,尊重和理性。

第三,思维拓展;

说话缺少逻辑的人,往往注意力非常狭窄。听一段话,读一篇文章,经常只注意到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并且在回应的时候也只是死抠这些细节。

说话要有逻辑,你需要学会拓宽自己的注意力广度,在时间和逻辑的维度上都能够广泛专注前后所有的内容,而不只是此时此刻听到的内容。

对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要满足于一个单一的解释。如果你能养成习惯,对于事物的观察分析也都可以运用至少2个或以上的角度来分析,从不同角度发现优势和劣势,那么你就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多面性,也能够避免自己因为单一逻辑带来偏颇和局限。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78483.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