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句子-短句-你骂的越狠,孩子反抗就越大,高情商父母从不和叛逆期孩子较劲!

作者:学堂知识 来源:学堂知识 日期:2023/5/27 8:06:12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孩子 我们 自己的 问题 吼叫

促进亲子关系,让沟通变得有效!毕竟人生最大的教养,就是学会温柔的对待我们最爱的家人!

你教育孩子是否也会如此:

你作业写完了没有,一天天的就知道看电视玩手机,正事一个不干;

你怎么这么墨迹,让你干点事,催你多少遍了也完不成;

天天玩手机,黑白颠倒,身体还要不要了;

你就是白痴,瞎养你了,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

······

这些伤人的话,你说过吗,你对孩子吼过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家长不加思考,就急着去指责孩子的错误,反而错过了让孩子自我认知的最佳时机。

相信作为妈妈的你,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也基本靠吼叫了,更感觉自己的更年期都提前到了;孩子正常听话还行,遇到孩子犯个错误,瞬间就感觉到火星撞地球,感觉自己快爆炸了。

实际上,经常吼孩子对教育孩子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可能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生活中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朋友,一旦遇到孩子不听话调皮时常会采用吼来威慑孩子,研究结果发现这种行为教育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如下的一些心理效应,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知晓:

01

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现象,叫“超限效应”: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长时,内心就会滋生不耐烦、逆反的情绪。

用一句俗语概括一下,就是: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我们第一次大声斥责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很害怕,会表现得很老实、很听话。可是大声训斥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这些大强度的“刺激”,看似在听你吼,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么。

时间一久,孩子发现你除了吼,并不能拿他怎么样,于是就大胆起来,敢跟你顶嘴对着干。

02

大脑的逃生机制

当一个人感到强烈的恐惧、感到受威胁时,大脑会启动紧急逃生机制,精神紧绷,时刻准备逃避灾难。这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大声责骂孩子时,往往会触发孩子大脑的这种逃生机制。

虽然家长在大声教育孩子,但孩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别骂了,别骂了!什么时候结束?”

最后,家长责骂完问一句:“以后还这样吗?”

孩子立马表现得很老实,回答:“不这样了!”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以后怎么做,只知道家长狂风暴雨般的责骂终于结束了,可以松一口气了。

那么当孩子犯错时,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对孩子提要求,干脆简单

为什么人一到了部队里,所有的行动都简洁迅速?一大部分原因是教官的指令干脆简洁啊!当你在为孩子磨磨蹭蹭生气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其实自己的要求也拖泥带水呢?

错误方式:

“不是说了让你把自己的书包收拾好吗?你怎么还没有开始收拾,你这样什么时候能收拾完?”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总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

正确方式:

“五分钟之后,我想看到你的书包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

“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来,现在我看着你整理。”

02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事情弄清楚前,先别着急给问题定性,更不要劈头盖脸一顿骂。

先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说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委。

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他真的有错,也会因为有机会解释而比较甘心认错。

很多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从自己的所谓经历和经验出发,往往会误解孩子,以后我们不妨试着放低姿态,把自己“还原”成为孩子,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3

吼叫只会让孩子更叛逆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对于我们来讲,吼叫是短暂的情绪失控,对于孩子来讲,影响可能持续一生。

研究表明,当孩子面对吼叫时,往往会出现3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嘴上认错,内心没有

为了让吼骂早点过去,他们选择了暂时屈服,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问题。

久而久之,易发展成讨好型人格,性格变得自卑懦弱,不能很好的承担责任。

朋友小敏就是这样,她在父亲的怒骂中长大。最初讨好父母,后来开始讨好身边每个人。

跟小敏接触过的人都说她很好,但是小敏说,自己真的很累,又不知如何改变。

第二种反应:沉默不语,麻木状态

这类孩子看似毫不在意的外表下,内心早已经千疮百孔。

沉默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优柔寡断、性格孤僻、固执叛逆等问题。

第三种反应:正面反击、容易失控

这种表现的孩子常见反应是顶嘴,严重些会出现大哭大闹、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

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一位爸爸辅导作业时因为孩子不认真,吼了几句,10岁的儿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半夜求助民警才找到。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指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训斥、责备和命令,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这类孩子会更早进入叛逆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甚至越长大越失控。

吼叫孩子的后果,比我们想象中严重得多。

当我们吼叫孩子时,看到孩子的表现只是冰山一角,那些更深层的影响,则隐藏在冰山之下……

除了性格方面,吼叫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精神病学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曾对于“父母语言攻击对孩子伤害”进行了一项长达十多年的研究。

研究发现:长期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言语智商在112分,而没有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言语智商在124分。

也就是说,长期遭受到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脑结构不仅会受到损伤,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当作对孩子的管教。

04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

不少妈妈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喜欢“新帐旧账”一起翻,上个月发生的事还有可能再次被提起,导致孩子的厌恶情绪更加严重。

错误方式:

“看看你又把玩具仍的满地都是,上周也是这样,总是惹妈妈生气!”

“就知道看电视,忘了你上次考试考什么样了吗?”

正确方式:

“宝贝,我看见你的玩具还没有收拾好,现在去收拾起来我们再吃饭好吗?妈妈等你。”

05

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阶段,我们就要尊重孩子的“童言无忌”,给予孩子意见的足够尊重。

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点子,为孩子出谋划策,和TA一起去想解决的方法。这样,孩子今后再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想着要向你求助。

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就可以问TA第五个问题。

06

吼叫后弥补孩子

当然,生活琐事繁多,难免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

如果你已经冲孩子大吼大叫过了,一定要记得跟孩子道歉。

很多父母其实并不会道歉,这点从道歉方式就能看出来——

“宝贝,妈妈不该骂你,但我都是为了你好,如果你好好写作业,我就不会吼你了。”

这种看似道歉的行为,其实是推卸责任。

道歉的第一步,就是真诚。

要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同理心去看待整件事。

可以按照后悔+责任+补救的结构:

“宝贝,很抱歉今天对你发了脾气,我知道这让你很难过。”(后悔)

“刚刚是妈妈没有控制好情绪。”(责任)

“妈妈以后会做好情绪管理,等你完成功课,我们一起谈谈你的日程安排和周末计划怎么样?”(补救)

道歉是复盘自己行为的过程,能一定程度避免下次吼叫的发生。

而且,孩子非常善于学习,如果你在发脾气之后向孩子道歉,他也就学会了犯错后表达歉意,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07

学会分析找到答案

“你决定怎么做?”——让孩子自己思考下一步行动

当分析完所有的情况和后果之后,孩子也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的解决方式。而且,这一般也是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即便他的选择不符合你的期待,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如果你出尔反尔,以后恐怕孩子再也不会相信你。

何况,就算TA选择错误,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

08

给孩子反思的机会

等事情过去以后,给孩子审视自己的机会。反思自己的判断和解决办法是否有效,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

所以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不妨试试先问以上8个问题,多练习几次,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需要我们操心。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和财富!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74865.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