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进子房”概括父子相处之道,其实上半句更辛辣,字字玑珠,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史心可法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父不进子房”,被很多人奉为经典。别看这句俗语只有5个字,但是却非常有道理,正是父子两人得以和谐相处的法门。
父子和儿子,虽然是血脉相连,但是儿子一旦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之后,跟父亲之间往往免不了摩擦。现代社会,一般儿子在结婚之后,都会带着自己的妻子搬出去单住,正是为了避免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发生的矛盾。儿子在成年经济独立之后,会有自己的思想和喜好。如果父亲还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儿子,那么父子之间的关系就不会融洽。
但是父亲往往很难适应这种身份上的转变,也不习惯自己的儿子突然以成年人的方式跟自己相处。在古时候,男人即便结婚,也不会单独搬出去住,而是在家中拥有自己的一个院落。因此才有了父不进子房这种说法,意思是告诫古时候的父亲,儿子已经单独成家,虽然看似还在一起居住,但是要学会给自己的孩子空间,要习惯这种身份的变化。
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是意味着父亲从此不能到儿子的家中做客,而是告诫父亲们,不要再对儿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要学会信任自己的孩子,跟孩子以平等的角色共处。尤其是在儿子结婚之后,作为公公,最好要跟自己的儿媳妇不要太亲密,以免有人说闲话。
“父不进子房”这句话人人皆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有上半句“官不入民房”。下半句是说父子相处之道,上半句说的则是古代社会现实,讲尽古代百姓生活的辛酸,可谓字字辛辣。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官之人不要进到平民百姓的家宅之中去。这是有两方面原因的。
第一,古代阶级地位不平等,普通百姓在官员面前甚至连高声说话的份都没有。一般百姓看到官员,大多要跪迎或者干脆躲起来,并不能大大咧咧的直接现身。而古代贪官多,正是因为这种地位上的绝对失衡,让很多官员对百姓巧取豪夺。
如果他们直接进到百姓家中,看上什么好的可以直接拿走也不会有人知道。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有了“官不入民房”这种限制。第二,古代官员一般要在衙门中坐班,不可能在当值时间在街上闲晃或者去百姓家做客。如果他们去百姓家“串门子”,一般只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是为了收取赋税,上门来“征皇粮”的。
第二种则是国中有战事,奉旨上门清点家中的壮年男子强迫从军。第三种最为可怕,那就是这家有人犯了事了,是来捉人的。以上三种情况无论碰上哪一种,对于百姓来说无疑都是晴天霹雳,一种要钱,两种要命。官员们也心知肚明,百姓在家中看到自己,一定会感觉非常恐惧。所以他们无事也不会轻易到百姓家中去,以免无事生非,惹人闲话。
文正语录
“于兄弟则直达其隐,父子祖孙间不得不曲致其情”,此数语有大道理。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与温弟书
【谷园解读】:
兄弟之间可以直言不讳,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父子、祖孙之间则需要相对委婉一些。
家庭是人生的主题,我们看电视剧十有八九都是家庭的事,中国最牛的小说《红楼梦》也是家庭、家族里的是是非非,都是家长里短。大家从里面看到自己,便跟着悲喜。是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写出来,都是好小说,拍出来都是好电视剧。人在外面时,都多多少少地带个面具什么的,回到家当然把面具摘了。这时,如果还是一个小家,夫妻和一两个孩子,这还没有问题,大不了两口子吵吵架。但要是大家,比如三代同堂,婆媳关系放一边,这时的父子、祖孙之间便要讲究一下说话的方式了。当然主要的原因还是代沟问题。就像崔健的歌唱的,“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古代社会的发展是相对平缓的,而且有很稳定的价值体系,几代人之间的观念差异小,没有代沟问题,所以几代同堂而且相对和谐。现代人如果还坚持这样,其实是不明智的。在经济条件允许,父母不需要人照顾的情况下,与子女分开住是有利于家庭关系融洽的。
刚才说到代沟问题,兄弟之间没有此问题,从小一起玩、一起成长,是天然的知己,理应最容易做心灵沟通,互相批评、砥砺,共同发展。然而现实中兄弟反目者却很多,著名的鲁迅与周作人的反目据说是因为一方偷看另一方的老婆洗澡,这是特例。多数是因为财产和一种竞争心理。古代则明确兄弟之间要“悌”,这是仅次于孝的原则,而且在财产继承上也明确嫡长优先的原则,从而大大消减了兄弟间可能的矛盾因素。
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提出“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是《诗经》里的话,意思是,兄弟在家里打架,但有外人来侵害家庭时,则一致对外。
俗话讲: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血浓于水,你的同胞兄弟姐妹是陪伴你人生最长的人,也是你最忠实、稳固的依靠。
(本文选自谷园国学励志系列第一部《吃透曾国藩》,想买想读可关注谷园微信号:大众国学)
王健林王思聪父子如今已经成为人气最高的富豪,在儿子王思聪成为娱乐圈纪委后,王健林也走起了“网红”路线。在之前评选出的2016最火网络用语中,华人首富王健林的“小目标”上榜。事实上,王健林近来因为不断的爆出金句妙语激励年轻人,人气已经不亚于靠绯闻和喷明星走红的王思聪了。1月9日,“王健林又爆妙语”登上热搜榜,这一次王健林又为大家带来了什么样的智慧呢?
近日,在出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家讲堂时候,王健林被邀请去并发表了“创新与竞争优势——以万达为例”的演讲,在演讲中,王健林保持了一贯风趣幽默的语风,回忆起20余年前万达的第一桶金,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胆子大,总结出“富贵险中求,敢闯敢干竞风流”的人生哲学。
在王健林看来,中国现在最缺的是企业家。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率不到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分之一。而美国大学生有30%多,全世界平均百分之十几。他忧心忡忡的说,“这么低的创业率怎么可能出企业家?怎么可能成就梦想?”
事实上,不少大学生有创业的心没有创业的行动,多半是因为害怕失败。如今,就业难成为我国一大社会问题,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踏上万人过独木桥式的找工作之路,将自己的命运与“安稳”拴在一起。也许是受到身边创业失败例子的影响,也许是受到父母的劝阻,他们不敢创业,更不敢失败。
王建林说,一直以来自己怎么敢想就怎么敢做,“这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一点可能什么事都不行”。并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年轻人,光有梦想不够,还要勇敢地迈出创业第一步,带出妙语“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你如果去试了,也许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但不试成功的机会是零”。
其实,王健林经常被邀请去参加一些演讲,在分享自我经验的时候,总是能随之产生一些有趣的语录。比如王健林在与美国电影协会主席见面时,对方问是否需要给特朗普带话时,王健林称,万达在美国投了100多亿美金,有2万多名员工,(如果政策)搞得不好,他们就没饭吃。
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一个亿。你看看能用几年挣到一个亿。你是规划五年还是三年。到了以后,下一个目标,再我奔10亿,100亿。”随后王健林小目标一个亿,成为不少年轻人心中的信条
王健林还有哪些经典语录?赶紧收藏起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志向大小决定了你成功的概率。
2.富贵险中求!凡是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卓越的企业家都接近神经病。
3.我始终有一个观点,13亿人就是最好的市场,就是我最大的依靠。13亿人穷的时候是负担,可是13亿人富了以后就是最大的市场。
4.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人不可能永远都清楚,马马虎虎。
5.优秀的企业在好的时候要做坏的打算,坏的时候要做好的安排。
6.胆子大,脸皮厚;走遍天下都有万达。
7.只要万达进入的行业,其他企业无论国企央企,都没机会做老大。
8.如果要想成功,你想比别人更领先或者让别人无法追上你,必须创新。
9.我的历来一个观点,说自己好可以,不要说别人坏,这是我人生的哲学。
10.什么叫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两条标准,一是创新或者叫敢闯敢试,二是坚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