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众号「领读人申怡」
大家好,我是申怡。
最近,《人民日报》发布了《中小学生寒假须养成的9个好习惯》,包含:
坚持阅读
预习新课
管理实践
早起晨读
夯实基础
戒掉懒惰
多做家务
加强锻炼
从小练字
“坚持阅读”被放在了首位。
这9点,看上去挺多的,其实只要做到第一点,坚持阅读,就已经领先大部分人。
很多家长说:我家孩子不会写作文、阅读题不会做、不会预习、基础不好……就从现在开始阅读,坚持时间一个月以上,一连串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为什么?
因为一切关键的语文问题,其实都是阅读的问题。
好多家长说,孩子寒假也要写作文,孩子不会写怎么办?
我告诉你:想要写好作文,先阅读,不是先靠写。比如就像现在,跟着我去阅读预习下学期的文章。
为什么预习下学期的文章,会对孩子的写作有用?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先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如果,现在你要画一张关于春节的画,但你没画过,提起笔来,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
这时候你就不得不去找很多参考,先学学别人怎么画春节题材,再看看春节都有什么事物,心里有数了,多画几次,就画好了。
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要想写得好,就得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写好的,每读一篇好文章,就是积累了一个拿来就能用的参考,多用几次,就能写好。
1
抓住几个要点
孩子读完就会用
阅读要点可以总结为:信息提取——故事复述——结构梳理——表现手法。
但是这样去讲太空泛了,孩子肯定听不懂。
更好的办法是什么呢?
——拆分,带入具体文章,拆成更简单、更实用的点,我们一个一个说。
1.一篇好文章就是一个作文模版
读一篇好文章,别一上来就考虑背不背、抄不抄,先放声朗读两遍,去看看每段说了什么,寻找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比如老舍《北京的春节》:
这篇文章,一开始写腊七腊八,然后写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最后写到元宵,那他的线索是什么?
很明显,是——时间。
时间跨度一个多月,这么长的内容,都写了点什么?
下一步就要去具体看内容,知详略:知道他重点写了什么,省略了什么。
看完后就得到了一个以时间为线索的写作模版,甚至可以直接拿走去用。
再进一步,可以让孩子尝试把时间线改成一年、或者缩短成一天,这就是在实践举一反三。
2.?找准表达角度,就不会乱
表达角度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从谁的角度去写。
比如《北京的春节》文章里这一家三口,是谁最爱穿新衣,谁要去逛庙会?谁喜欢玩花灯?
那肯定是小孩子。
如果要写谁最勤劳,那就是父母、长辈的角度了。
老舍这篇文章就是以小孩子的角度来写,有了这个表达角度,写的时候就不会乱了。
3.?明确主题和抓住金句,好文章就成了
要想一篇文章出彩,肯定要有明确的主题。
比如你要写春节,就可以写爆竹、年货、春联、年菜,全都是围绕春节展开的,把主题先给突出来。
这个基础上,再有了金句,基本上一篇好文章也就成了。
那金句又是什么?
所谓金句不见得就是好词好句,更多的是孩子用自己的思考,去启发别人思考。
比如脱口秀演员,必须是有包袱、有梗,金句,就是文章的“包袱”。
想找金句,我们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多去观察、思考,不需要多干涉或者给意见,他才会有自己的东西。
其实就连家长也好奇,孩子为什么会写出流水账来?
是不是压根就不想写?
有时候还真不是,相反,他们是什么都想写,一篇文章全是重点,就等于没有重点,到最后什么都没写好,就是一篇流水账。
能规避吗?能!
有三个点是要特别强调的:
第一点,详略得当。
家长可能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写详略得当,那就一定要去读,几乎从任何一篇好文章里都能提炼出详略的安排。
第二点,找对角度,发现有意思的事情,就不会平铺直叙。
比如同样写春节,你可以写《勤劳的春节》,那么这个角度一般会围绕谁?肯定就是大人而不是小孩。
比如怡家人都知道的《世说新语》,写的是魏晋时期的名人和名士。魏晋时期的历史和人物都这么多,比如可以以时间顺序写,可以写士兵、农民等等,但《世说新语》就选择了切入的角度是名人名士,所以它就写得很凝练、很精彩。
第三点,语言优美。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需要通过慢慢地读好的文章积累而来,慢慢地去品鉴好的文章里语言的那种自然流畅。这样的文章读多了,才能把孩子真正的掰到正轨上来。
当你看了别人的文字真好玩、写得真到位,你心动了;你心动了,你眼睛就活了。你再看再写别的,你也就能看出趣味来了。
语文学得好的人,他生活中到处都是趣味,他的笔下也到处是有意思的东西。
第四点,加上抒情和议论,有了思考和升华,就会一步步脱离流水账。
老舍先生写《北京的春节》,最后的拔高和升华是什么?他说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和迎春的热情。其实这就说到了人生境界,虽然天冷,但是我们该有的热情一样有,大人们努力的准备过节,显出万象更新的迹象。
那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阅读对写作文有用吗?
有,只要会读好文章,就能写出好作文。
为什么说老舍的这篇《北京的春节》是好文章?
他写了特别多的好词好句吗?没有。
华丽的词藻呢?也没有。
开头是平和的,结尾也是,就像聊天一样。但读完就是让人觉得分外热闹,回味无穷。
孩子看完不会感慨说,词字句真好啊。但是他们会对春节有很深刻的印象,开始学着去观察自己身边的春节,一旦开始观察,写好作文就不远了。
所以,孩子要读,就要读这种经过时间的淘洗和大众检验过的书,既要读现代文,也要读文言文,比如《世说新语》。
也有家长不理解,怎么还有文言文?
这样说吧,对比普通孩子,和已经读了两三年文言文的孩子。
读了2-3年文言文的孩子,不管是对现代文还是对古文,他的认知水平、思考水平、写作水平,都会远超过普通孩子。
读古文的收获一定是大于现代文。
《世说新语》只是一个开始,陆续再开始读《古文观止》这种更高一阶的古文。就会发现,孩子的语文能力几乎会是阶梯式上升的。
最后的讨论,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出发:有什么事情,是过寒假一定要带着孩子做的?
不妨再加上一个前提,如果想让孩子写好作文的话。
就是,一定要带着孩子去菜市场、去超市、去为新年做准备,去感受身边的烟火气息。
我们时常谈教育,觉得教育是宏大长远的话题,其实教育就在我们身边。
《世说新语》里面有这么一段: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意思就是,谢安的夫人教育儿子的时候,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见过您教导儿子呢?”谢安回答说:“我平常是用自身的言行教导儿子的。”
所以你看,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古人在文章里已经告诉我们,就是言传身教,是传承。
大年二十三,就带孩子吃一颗糖瓜;二十四,带孩子扫一扫屋子;初一的时候让孩子拜个年,带着孩子感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的精神,体会书里的春节和身边的春节有没有不同,从生活出发,就能帮他们写出一篇好作文。
所以你会发现,其实学校的教育只有一半,另一半是家长和家庭。
从这点看,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保护孩子对事物的热情和对世界的探索欲,也许是更有价值的事情。
-End-
*本文来源于申怡老师的早8点【30天寒假预习营】。
周二早8点,在视频号「领读人申怡」直播间,继续预习舒婷诗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