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犬相闻”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ī quǎn xiāng wén”。其中,“鸡”指的是家禽中的公鸡或母鸡,“犬”则指狗;“相闻”意为彼此能够听见声音。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鸡鸣狗吠的声音能够互相听到,形容居住地之间距离非常近,人们的生活状态紧密相连。
“鸡犬相闻”最早出自《桃花源记》,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写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在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意思是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叫狗吠声此起彼伏,彼此可以听得到。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鸡犬相闻”除了表示地理距离相近之外,还常被用来形容邻里之间关系密切、信息互通,生活氛围融洽。它不仅仅局限于农村环境,也可以用于城市社区的描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这个成语可以用在描写社区关系、邻里和睦的语境中。例如:“我们小区虽然不大,但邻里之间经常串门聊天,真可以说是鸡犬相闻。”在写文章或演讲中提到人际关系时,也可以用它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与“鸡犬相闻”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比邻而居”、“鸡鸣狗盗”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鸡鸣狗盗”更多用于形容低层次的小本事或小事件,语义上略有不同。“鸡犬相闻”更强调的是空间上的接近和生活的交融。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