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í jí kě wēi。这个成语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的状态。其中,“岌岌”表示高而危险的样子,“可危”则意味着可以预见的危险。
“岌岌可危”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孟子用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崩溃边缘的情景。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处于危险状态的事物。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形势、局势或者某种状态非常危险,例如国家的政治局势、企业的经营状况、个人的安全处境等。比如可以说:“由于连续亏损,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已经岌岌可危。”或者“这座老房子年久失修,结构已经岌岌可危。”
“岌岌可危”的近义词有“千钧一发”、“危在旦夕”等,都表示情况非常紧急和危险。其反义词则是“稳如泰山”、“安然无恙”等,表示稳定或安全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岌岌可危”不仅用于书面语,也常出现在新闻报道、评论文章以及日常对话中,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的严重性。它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潜在的危机。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岌岌可危拼音怎么读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