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是一个较为冷僻但富有文化内涵的汉字。它的拼音是qìng,属于第四声,发音清脆有力。
“磬”原指一种打击乐器,多用玉、石制成,形状像曲尺,悬挂在架子上,用槌子敲击发出声音。在古代,它常用于宫廷礼仪、祭祀等重要场合。后来也引申为寺庙中使用的法器,象征庄重与肃穆。
由于“磬”较为少见,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或古文中仍有一些常见搭配。例如:
- 编磬:古代乐器,由多个磬按音阶排列组成。
- 钟磬:钟和磬合称,常用来描写寺庙中的清音或礼乐之声。
- 磬石:形容质地坚硬如磬的石头,也比喻人的坚定品格。
- 磬控:出自《诗经》,形容马匹驯服的样子,后引申为人行为有节制。
“磬”字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多有出现。例如,《论语》中有“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以雍彻。”其中描述的音乐演奏就包括了磬的声音。在《诗经·小雅》中也有“钟鼓喤喤,磬筦将将”的诗句,描绘出庄严和谐的礼乐场面。
虽然“磬”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单独使用,但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磬”的拼音、含义及组词,不仅有助于提升语文素养,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磬拼音和组词怎么写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