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拼音为 zhū,属于平声字。在汉语中,“株”通常指树木的根或茎,也可引申为量词,用于表示植物的数量。例如:“一株树”、“两株花”等。由于其意义明确且使用广泛,因此“株”字在日常表达和文学作品中都较为常见。
“株”的本义是指树木露出地面的部分,也泛指植物的根干。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作量词,表示植物的数量单位。“株”也可以引申为牵连、涉及之意,如成语“株连九族”,意指因一人犯罪而牵连到整个家族。
“株”可以与其他汉字组合成许多词语,丰富了语言表达。常见的组词包括:
“株”字不仅出现在日常用语中,在古诗词和成语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株”字,但其中所描绘的植物生长状态,正是“株”字所代表的生命力。
成语“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后便不再耕作,每天守在树旁等待的故事,用来讽刺那些不主动努力、指望侥幸获得成功的人。
“株”字虽小,但其含义丰富,既可以作为量词使用,也能在成语和诗词中体现深刻哲理。掌握“株”字及其相关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