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字的拼音是zhū,属于汉语常用字之一。在现代汉语中,“株”通常用来表示树木的个体单位,比如一株树、两株花等。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引申为量词,用于植物类的计量,尤其在农业、林业和园艺领域中使用较为频繁。
“株”作为名词时,原意是指树木露出地面的部分,也可泛指植物的根干部分。例如:“古树老株”,形容古老的树木。“株”作量词时,常用于描述单独的一棵植物,不论其种类或大小。例如:“一株玫瑰”、“三株松树”等。
“株”可以与其他汉字组合形成很多词语,常见的有:“株连”、“植株”、“病株”、“幼株”、“株守”等。“株连”是指因一人犯错而牵连到其他人;“植株”是植物学术语,指完整的植物个体;“病株”则特指染病的植物;“株守”则含有固守、不知变通的意思。
虽然以“株”为核心的成语不多,但“守株待兔”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出自《韩非子》。该成语比喻不主动努力,而是希望侥幸获得成功,带有讽刺意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株”也常被用来象征坚韧、独立或孤独的形象。
在英语中,“株”通常翻译为“plant”或“tree”,若是强调个体,则可以说“a plant”、“a tree”。在专业文献中,如生物学或农学文章中,“specimen”或“individual plant”也可以准确表达“株”的含义。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