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读音为zhū。在汉语中,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字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词语的一部分。其基本含义是指植物的根或茎,尤其是树木的主干部分。例如,“一株树”即指一棵树。
“株”的本义是植物的根和主干。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表示树木的主体部分。后来,这个词的意义逐渐扩展,可以用来泛指植物个体。例如,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常说“一株花”、“一株草”,这里的“株”就表示一个完整的植物个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株”也常常出现在诗词和成语中。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株”,但诗中描绘的花木往往以“株”来计量,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表达方式。
除了表示植物个体外,“株”还有一些引申用法。比如,在法律术语中,“株连”指的是因某人犯罪而牵连到其他人,这种用法源于古代刑罚制度,形象地比喻了像树木一样蔓延扩散的影响。
由“株”组成的词语有很多,如“株守”、“株型”、“株距”等。这些词语多用于农业、园艺等领域,帮助人们更加精确地描述植物的状态和分布情况。
“株”作为一个简单而又常用的汉字,在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文学创作,它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通过了解“株”的意义及其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株,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