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的拼音和词语.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10-07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耘的拼音和词语一、"耘"字的拼音解析"耘"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标准拼音为"yún",属于阳平声调(第二声)。这个发音与其繁体字"耘"完全一致,在古代汉语中同样读作"yún"。值得注意的是,"耘"字在某些方言中可能会存在变调
耘的拼音和词语

一、"耘"字的拼音解析

"耘"字在现代汉语中的标准拼音为"yún",属于阳平声调(第二声)。这个发音与其繁体字"耘"完全一致,在古代汉语中同样读作"yún"。值得注意的是,"耘"字在某些方言中可能会存在变调现象,但在普通话中始终保持"yún"的发音。

从语音学角度来看,"耘"字的声母是零声母(不送气),韵母为"ün",声调为阳平。这个发音结构使得"耘"字在普通话中发音清晰明快,与其他同韵母字如"云"、"运"等形成和谐的音韵关系。在古汉语中,"耘"字的发音也保持稳定,没有发生明显的音变。

二、"耘"字的基本含义与引申义

"耘"字的基本含义是"除草"、"耕耘",特指在农田中除去杂草、松土等农事活动。这个意义源自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社会背景,反映了先民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细致观察和精准描述。在《说文解字》中,"耘"被解释为"除田闲秽也",即清除田间的杂草。

随着语言的发展,"耘"字逐渐引申出更广泛的含义。它可以比喻为"耕耘"知识、事业等抽象领域,如"耕耘文坛"、"耕耘学术"等,表示辛勤劳作、不断努力的过程。此外,"耘"还可以引申为"培养"、"培育"的意思,如"耘育人才",强调通过努力培养和造就人才。

三、包含"耘"字的常用词语

1. 耕耘:最常用的复合词,指农业中的耕作和除草,也比喻辛勤工作或从事某项事业。

2. 耘锄:特指除草用的锄头,也可泛指农具。

3. 耘耔:古代农事活动,指除草和培土,常见于诗词中。

4. 耘艺:指从事文艺创作或学术研究,如"耘艺不辍"。

5. 耘治:指治理、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耘治国家"。

6. 耘田:专指在田间除草的农事活动。

7. 耘猎:比喻辛勤搜寻或探索,如"耘猎知识"。

8. 耘耨:指除草和松土,是农耕的基本工作。

9. 耘治:指精心治理或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

10. 耘勤:形容辛勤劳作,如"一生耘勤"。

四、"耘"字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耘"字经常出现在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中,成为表现农耕生活的重要意象。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就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句子,其中"理荒秽"就包含了"耘"的含义。

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也有"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的描写,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耘"字,但表现了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的意境。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更是详细描绘了农耕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多次涉及"耘"的活动。

在现代文学中,"耘"字虽然使用频率不如古代那么高,但仍然被用来象征辛勤劳动和默默耕耘的精神。许多作家在描写农民、劳动者或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物时,会使用"耕耘"、"耘作"等词语来表现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不懈。

五、"耘"字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耘"字不仅仅是一个表示农事活动的动词,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耘"象征着勤劳、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古人常以"耕耘"比喻治学、修身、治国等各项事业,强调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收获。

"耘"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农耕活动需要严格遵循季节变化和自然节律,"耘"作为农耕的重要环节,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在现代社会,"耘"字的这种文化内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能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就。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耘的拼音和词语

点击下载 耘的拼音和词语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8318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77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