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场院,那是一方充满回忆与故事的小天地。当我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空地。地面或是夯实的泥土,或是铺着大小不一的石板,历经岁月的打磨,它们都透着一种质朴而坚实的气息。
场院四周,往往是由石头或泥土堆砌而成的矮墙,虽然不高,却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场院里的每一寸土地。场院的角落里,几棵大树像慈祥的老人,静静地伫立着。它们的枝叶繁茂,在夏天的时候能为场院带来大片的阴凉。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点点滴滴。
春天,场院是充满生机的。泥土在春风的吹拂下渐渐变得松软,小草从地缝里探出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农家人会把去年收割后残留的秸秆翻到地下,作为肥料滋养土地。此时的场院像是一个正在进行孕育的摇篮,孕育着新一年的丰收希望。
夏天,场院就热闹起来了。大人们会趁着清晨或者傍晚的凉快,在场院里晾晒粮食。一袋袋金黄的麦子、饱满的玉米粒被摊开,散发着阵阵谷物的清香。孩子们则在场院里嬉笑玩耍,跳房子、捉迷藏,空旷的场院成了我们的游乐场。而到了夜晚,一家人会拿着蒲扇,坐在场院里,仰望着星空,听着长辈讲述古老的故事。
秋天,场院是丰收的主场。各种农作物被运到场院,堆积如山。那一堆堆堆积起来的玉米棒子,像是一座座小山丘;火红的辣椒串成一串串,如同喜庆的鞭炮。大人们忙着脱粒、装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场院里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氛围。
冬天,场院变得宁静起来。如果下了雪,整个场院就会被白色覆盖,就像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偶尔能看到几只麻雀在场院的角落里觅食,为这寂静的场院增添了几分生机。
场院也是邻里之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哪家要是做了好吃的,总会分享一些在场院里。农忙时节,大家会互相帮忙,你帮我脱粒,我帮你晾晒。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在场院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农家人也会在场院里谈论着村里的大小事务,今天谁家的孩子有了出息,明天又要进行什么村里的建设,场院就像一个信息交流的中心。
邻里之间有了矛盾,有时候也会在场院里化解。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把事情说开了,便又和好如初。场院见证了邻里之间深厚的情感,它是乡村人情温暖的缩影。
老家的场院承载着丰富的乡村文化。在这里,传统的农耕文化得以传承。像古老的播种方式、农具的使用方法等,老人们会手把手地教给年轻人。场院也是乡村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些传统的节日庆典,如秋收后的祭祀活动,往往就在场院里举行。这些活动有着严格的仪式,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它是对祖先的敬重,也是对大自然的感恩。
它还承载着乡村的建筑文化,从场院的布局到矮墙的堆砌方式,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这些都是乡村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场院便是这文化的实体依托。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在老家的场院里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