谮越和僭越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9-29  阅读 2  评论 0

摘要:谮越和僭越的拼音一、谮越的拼音及释义谮越的拼音是

谮越和僭越的拼音

一、谮越的拼音及释义

谮越的拼音是“zèn yuè”。“谮”这个字有诬陷、中伤的意思,在《说文》中提到“谮,愬也”,本义为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越”在这里表示越轨、越过本分。谮越连起来使用的时候,表示因为诬陷他人而导致的超越正常关系或者正常秩序的行为,不过这个词相对比较生僻,在日常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代的一些涉及宫廷阴谋、官场诬陷等情境的表述中可能会出现。

二、僭越的拼音及释义

僭越的拼音为“jiàn yuè”。“僭”表示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例如,在封建王朝等级制度森严的情况下,服饰、礼仪等都有明确规定,不同等级的人只能使用相应等级的物品、遵循相应的礼仪规范,如果低等级的人使用了高等级的礼仪或者服饰等,那就是僭越。“僭越”的行为在古代是对等级秩序的严重破坏,往往会被视为大不敬之罪,在政治和礼仪规范方面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从语义侧重点上看,“谮越”侧重于因诬陷而产生的越轨行为,重点在“谮”这个诬陷的行为上,通过诬陷的手段来达到超越本分的目的;而“僭越”主要强调的是地位低者对地位高者的冒犯,超越了自身应有的名分。从使用语境来说,“谮越”更多出现在有诬陷、阴谋陷害他人的情境当中,而“僭越”更多是用在描述违背等级制度、礼仪规范等方面的情况。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都包含了“越”这个超越本分的概念,并且在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或者故事中,可能存在着因为谮言(诬陷的言论)引发信任危机,进而导致有人敢于进行僭越行为的连锁反应。

四、词语的出处及例句

“僭越”一词在古代经典文献中多有出现。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诸侯越其望,非礼也”,这里表达的就是诸侯做出了超越自己本分名分的事情。《三国演义》中也有“吾主乃汉室宗亲,今为天子,安敢僭越!”的表述。而“谮越”由于其生僻性,较少有著名的出处,但可以造句为:“在那宫廷阴谋之中,他因被人谮越,无端被卷入了权力争斗的漩涡。

五、现代的遗存与影响

在现代社会,等级制度已经不像古代那样森严,但“僭越”这个词在一定程度上仍有使用价值。例如在一些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如果一个基层员工未经允许擅自使用高层领导的权限处理事务,也可以说是一种僭越行为。而“谮越”由于比较生僻,现代使用频率极低,不过在研究古代历史、古典文学作品等过程中,仍然会涉及到这个词。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谮越和僭越的拼音

点击下载 谮越和僭越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84937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1091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