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所作的一首赠别诗。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堂弟深厚的情谊与殷切期望。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历来被后人传诵。
原文如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拼音标注如下:
Tíng tíng shān shàng sōng, sè sè gǔ zhōng fēng.
Fēng shēng yī hé shèng, sōng zhī yī hé jìng!
Bīng shuāng zhèng cǎn qī, zhōng suì cháng duān zhèng.
Qǐ bù lí níng hán, sōng bǎi yǒu běn xìng.
整首诗以高山上的青松为意象,借松树在狂风严寒中依然挺立不倒的特性,来比喻坚贞不屈的品格。诗人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堂弟的勉励之情,希望他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能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
第一句“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描绘了一幅高耸山峰上挺拔松树,在山谷中凛冽寒风呼啸而过的画面。“亭亭”形容松树高大笔直,“瑟瑟”则突出了风的猛烈。
第二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进一步强化了风的猛烈与松枝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松树在风雨中的坚定姿态。
第三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写出了即使是在冰霜覆盖、气候恶劣的寒冬,松树依旧保持挺拔的姿态,象征着坚定不移的品质。
最后一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点明主题:难道松柏不会遭受严寒吗?它们之所以能四季常青,是因为其内在的坚韧本性。诗人借此勉励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
《赠从弟》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寓意成为古代赠别诗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的诗篇,更是一篇激励人心、弘扬正气的佳作。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深厚的兄弟情谊,也能从中汲取面对困难时应有的勇气与信念。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赠从弟古诗拼音版带翻译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