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徐步立芳洲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9-15  阅读 1  评论 0

摘要:杖藜徐步立芳洲的拼音一、拼音呈现“杖藜徐步立芳洲”的

杖藜徐步立芳洲的拼音

一、拼音呈现

“杖藜徐步立芳洲”的拼音是:zhàng lí xú bù lì fāng zhōu。

二、诗句出处与背景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的诗词往往反映了他复杂的人生境遇与深刻的思考。这首词写于他被贬黄州之时。当时的苏轼,经历了仕途的重重坎坷,从朝堂之上的得意到被贬谪到黄州这个偏远之地,心中有着诸多的感慨。他被贬黄州期间,生活条件艰苦,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他也在这样的境遇下开始重新审视人生、宇宙等深刻的命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词,“杖藜徐步立芳洲”描绘出诗人拄着藜杖,缓缓地在散发芬芳的水洲上漫步的画面。

三、诗句赏析

“杖藜徐步立芳洲”这一画面具有丰富的美感。首从视觉上看,“杖藜”是诗人出行的工具,藜杖给人一种质朴且略显沧桑的感觉。“徐步”则体现了诗人悠闲又带有一丝落寞的步态,他不紧不慢地在走,仿佛在思考着很多事情。而“芳洲”点明了地点,是一个充满芬芳、充满生机的地方。这种充满生机的地方与诗人此时的心境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反差。诗人虽然身处看似美好的环境之中,却依然难以忘却自己被贬谪的遭遇。他拄着藜杖漫步在芳洲之上,也许是在寻找内心的宁静,也许是在大自然中寻找慰藉。从写景的角度来说,这一句为后面的抒情埋下了伏笔,以景起兴,引出下文中的人生感悟与无尽的愁思。

四、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从文化内涵上来说,这一画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诗意生活态度。即使处于困境之中,人们也会从自然中寻找乐趣与感悟。苏轼在政治失意的时候,仍然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身边的自然之美。他的情感表达是细腻而深沉的。在这句诗中,他的孤独、惆怅并没有直接宣泄,而是通过这样一幅画面委婉地传达出来。拄着藜杖的那个人,站在这芳洲之上,周围的美景仿佛都与他融为一体,又仿佛都与他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距离感。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仕途不顺的哀怨,也有一种在自然中寻求解脱的希望交织在其中。这一诗句也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常常会走向自然,与自然对话,希望能够从自然中汲取力量的普遍心理状态。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生动的体现,至今读来,依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五、文学影响与意义

“杖藜徐步立芳洲”这句诗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诗歌创作手法上来看,它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以景写情、触景生情的范例。后世很多诗人和词人在表达自己的愁绪或者感慨时,都会借鉴这种先描绘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然后慢慢引入情感表达的方式。在词牌创作中,苏轼的这一句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意象。它丰富了《西江月》这个词牌的内涵,很多后来的《西江月》词作都会在或多或少的地方涉及到苏轼这首词的风格或者意境。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这一诗句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特质的传承。那种无论在何种境遇下,都能保持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并且能够将这些融入到文学创作中的传统,在这一诗句中得到了很好的传递,并且不断地在后世文学作品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杖藜徐步立芳洲的拼音

点击下载 杖藜徐步立芳洲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8752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1671秒, 内存占用1.78 MB, 访问数据库25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