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坐姿端正、严肃认真,表现出一种庄重的态度。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日者列传》,原意是指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表示对场合或他人的尊重。
“正襟危坐”的拼音是:zhèng jīn wēi zuò。其中,“正”读作第四声(zhèng),表示端正、正确的意思;“襟”读作第一声(jīn),指的是衣服的前襟;“危”在这里也读作第一声(wēi),意思是端正;“坐”读作第四声(zuò),即坐着的动作。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物在正式场合下的仪态,比如参加会议、听报告、面对长辈或重要人物时的表现。例如:“他在会议上正襟危坐,显得非常认真。”这句话中的“正襟危坐”就表达了这个人态度严肃、举止得体。
与“正襟危坐”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端庄稳重”、“一本正经”等,都表示一种庄重、严肃的状态。而它的反义词则包括“懒散无神”、“歪歪扭扭”等,形容不拘小节或态度松懈。
“正襟危坐”常见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看到它的身影。例如在描写一位学者讲课时,可以说:“他正襟危坐在讲台上,神情专注地讲述着每一个知识点。”这样的描述能让人感受到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
掌握一个成语不仅要了解它的读音,更要明白它的含义和使用方法。“正襟危坐”的拼音是 zhèng jīn wēi zuò,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单位,更是一种行为规范的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正襟危坐”来表达自己的认真态度与尊重之心。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