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的合称,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竹林七贤”。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其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他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嵇康擅长诗文,其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诗文,更在于他对哲学思想的独特见解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阮籍,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倡导者,他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作品表现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山涛,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县)人。他早有器量,卓然不群,在西晋初期官至右仆射、加光禄大夫。山涛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他也以识鉴人才著称。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他性嗜酒,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
王戎,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时期名士、官员,他以精辟的品鉴与识鉴而著称。王戎出身于魏晋高门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鉴与识鉴而著称。
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人。他是阮籍之侄,“竹林七贤”之一,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竹林七贤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成为了后世文人效仿的典范,他们追求自由、不拘礼法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性格和创作风格。其作品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后世的文学、哲学甚至音乐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存在,让魏晋时期的文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们的故事和思想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研究,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竹林七贤是哪七贤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