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其拼音为zhòu。这个字在汉语中主要表示白天的意思,与“夜”相对。它不仅出现在日常口语中,也广泛用于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之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昼”的本义是白天,泛指太阳升起至日落之间的时段。古人以昼夜交替来记录时间,《诗经》中有“昼尔于茅,宵尔索绹”的句子,用昼来形容白天劳作的时间。随着语言的发展,“昼”也被引申为工作或活动的时间段,如“昼伏夜出”,形容某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由“昼”组成的词语有很多,比如“白昼”、“昼夜”、“昼锦”、“昼食”等。“白昼”是最常用的词语之一,指明亮的白天;“昼夜”则常用来表示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周期;“昼锦”出自古代典故,意指富贵后返回故乡,象征荣耀与成功。
从结构上看,“昼”属于会意兼形声字,上部为“日”,下部为“尽”的省略形式,表示太阳当空、光照大地的状态。在组词方面,可以结合不同意义的字组成新词,例如“昼行”表示在白天行走;“昼思”表示白天思考问题;“昼暖”形容白天温暖的气候。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昼”常被用来描绘时间流转、情感变化。如杜甫《兵车行》中写道:“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其中虽未直接提到“昼”,但通过昼夜对比表达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