惴惴其栗的拼音.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30  阅读 4  评论 0

摘要:惴惴其栗的拼音“

惴惴其栗的拼音

“惴惴其栗”的拼音是“zhuì zhuì qí lì”。“惴惴”描绘的是恐惧、不安的样子,“其”在这里是一个虚词,起到连接的作用,“栗”有发抖、哆嗦的意思,合起来“惴惴其栗”生动地表现出人因恐惧或担忧而身体颤抖、内心极度不安的状态。这个成语在汉语表达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让读者或听者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复杂的心理和外在表现。

“惴惴其栗”的来源

该成语出自《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这段诗歌讲述了秦穆公死时,以子车奄息等“三良”殉葬的事。诗中描绘了在为秦穆公挖掘墓穴的时候,奄息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恐惧得“惴惴其栗”,这一表述深刻展现了奄息在生死关头的极度恐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不合理殉葬制度的批判。通过这首诗,“惴惴其栗”从此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形容恐惧状态的一个经典词汇。

“惴惴其栗”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惴惴其栗”都频繁出现。比如在一些武侠小说里,当主人公面对邪恶势力的威逼,且自知实力悬殊之时,往往会“惴惴其栗”。又如在描写历史故事的文章中,百姓面对苛政与战乱时,也会被刻画成“惴惴其栗”,这既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人物的心境,又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它丰富了人物形象,让读者能有更强的画面感,仿佛置身于那个紧张恐惧的氛围之中。而且在一些现代小说中,当主人公面临突如其来的危机,如遭遇神秘的未知生物或陷入绝境一般,也会用“惴惴其栗”形容其状态,使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惴惴其栗”的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惴惴其栗”这种词语的存在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环境和遭遇下的共通情感。无论是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还是社会层面的一些压力,“惴惴其栗”的状态都可能发生。例如,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被困在灾区的群众可能会因为未知的危险和艰难的处境而感到“惴惴其栗”;在工作中,当员工面临可能的失业危机或严厉的绩效考核时,内心或也存在这种恐惧不安的状态。对“惴惴其栗”这一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助于人们更清晰地观察和理解他人的心理,也有助于自我剖析,在人际交往和自我成长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 。

相关近义词辨析

和“惴惴其栗”相近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惶恐不安”“战战兢兢”等。“惶恐不安”侧重于一种惊慌害怕、心神不宁的情绪,和“惴惴其栗”都有恐惧的意味,但“惶恐不安”更多强调内心的慌乱;“战战兢兢”着重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和“惴惴其栗”的表意比较相似,不过“战战兢兢”有时也会用来形容做事小心谨慎的状态,使用场景相对更宽泛一些。通过辨析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惴惴其栗”的独特之处,在合适的语境中运用它 。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惴惴其栗的拼音

点击下载 惴惴其栗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0739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81秒, 内存占用1.77 MB, 访问数据库26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