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窘迫的状态。原意是指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来引申为用来比喻处境困难,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这段文字讲述了曾子在卫国生活的困苦情况,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即使整理帽子,帽带也会断掉;拉起衣襟就会露出肘部;穿上鞋子,鞋后跟也会裂开。通过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示了曾子物质条件的极端匮乏。
“捉襟见肘”不仅用于描述物质上的贫乏,还广泛应用于形容各种资源不足的情况。例如,在企业经营中,当资金链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营活动。同样,在个人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同时面对多项经济压力,如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费用等,也可能感到捉襟见肘,难以周全。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捉襟见肘”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智慧与哲理思考。它提醒人们珍惜现有资源,合理规划财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该成语也具有警示作用,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是应该注重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捉襟见肘”超越了字面意义,成为了传递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符号。
在现代社会中,“捉襟见肘”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一家小型创业公司在初期可能会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导致在人员招聘、市场推广等方面捉襟见肘;又或者一个家庭因为突发的重大疾病而陷入经济困境,不得不削减日常开支以应对高额医疗费用。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捉襟见肘”都是描述资源匮乏状态的一个恰当词汇。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捉襟见肘的拼音和意思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