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昂”是一个常用于文学与日常表达的汉语词汇,形容人或事物精神饱满、气度不凡。要正确掌握这个词汇的运用,首先需要明确其拼音和释义,并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表达。以下将从发音、字义解析、词语溯源及用法示例等方面展开介绍。
“轩昂”的拼音写作“xuān áng”。其中“轩”读作一声(xuān),表示高远、气派之意;“昂”为二声(áng),强调高耸或精神振奋的状态。二字组合后,“轩昂”被赋予“精神饱满、气宇轩昂”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昂”字在不同词语中存在多音现象,例如在“昂贵”中读“áng”,但在成语“昂藏”中需读作“áng cáng”(古语中指人的仪表雄伟)。而“轩”在“轩昂”中固定为“xuān”,无其他读音变化。这一差异要求使用者结合语境准确判断。
从字形上看,“轩”左部为“车”,右部“干”象征高耸建筑,本意指古代华美的马车或高大的厅堂;“昂”则由“日”与“卬”组成,原指月亮升至半空,后引申为仰头、高涨的情绪。二者结合后,“轩昂”逐渐演变为形容人或事物气质恢宏的表达。
该词汇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诗文,如杜甫《丹青引》中“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虽未直接使用“轩昂”一词,但传递出相似的气韵。宋代以降,“轩昂”频繁用于诗词与戏曲,成为刻画人物风骨的核心词汇之一。
在当代中文中,“轩昂”多用于描摹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例如:“这位老将军虽年逾古稀,却依旧腰杆笔直、面容轩昂,尽显军人风范。”此处通过具体细节强化了人物精神饱满的特质。
除形容人外,“轩昂”亦可延伸至建筑、艺术品等客观对象。譬如:“新建博物馆采用飞檐斗拱设计,线条轩昂,彰显华夏建筑的磅礴气象。”此类用法需注意搭配合理性,避免与体积庞大的事物混淆。
初学者常将“轩昂”与“轩朗”“昂藏”等词混淆。其中,“轩朗”侧重明朗开阔之意,如形容天空或心境;“昂藏”更强调仪表雄伟,且使用频率较低。三者虽含近义成分,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场景甄别。
例如描述少年时,可用“英姿轩昂”;而描绘山川则更适合“气势轩昂”。口语交流中“精神”“气派”等通俗词汇亦可替代,但正式写作建议保留“轩昂”以提升语言表现力。
“轩昂”承载着中华审美中对阳刚之气的推崇。在书法艺术中,锋利的笔画转折常被评价为“笔画轩昂”;传统戏曲中,武将登场时的台步亦称“轩昂步”。这些衍生用法进一步丰富了词汇的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用语兴盛,“轩昂”在青年群体中开始出现调侃化表达,例如自嘲式使用“今天状态轩昂,熬夜写论文”。此类创新虽有趣味性,但需注意场合界限,以免造成语义误解。
掌握“轩昂”的拼音与释义,是理解汉语言之美的基础。从象形字的原始意象到现代复合语境的应用,这一词汇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无论吟诗作文还是日常对话,精准运用此类经典表达,都能为文化交流增添古典韵味与时代活力。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轩昂的拼音和解释怎么写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