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 的拼音和组词.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2  评论 0

摘要:膊的拼音和组词“膊”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形声字,其拼音为“bó”,部首为“月”,本义与身体部位相关,后衍生出动作、事物的延伸含义。本文将从标准读音、词源解析、常见组词及文学应用等方面,系统梳理这一汉字的用法与文化内涵。标准拼音与发音特点“膊”的拼音标

膊的拼音和组词

“膊”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形声字,其拼音为“bó”,部首为“月”,本义与身体部位相关,后衍生出动作、事物的延伸含义。本文将从标准读音、词源解析、常见组词及文学应用等方面,系统梳理这一汉字的用法与文化内涵。

标准拼音与发音特点

“膊”的拼音标注为“bó”,声调为阳平(第二声),声母为“b”,韵母为“o”。其发音时需注意唇齿紧闭,气流爆发后自然过渡至长音,避免与“勃(bó)”“博(bó)”混淆。在方言体系中,如粤语区会读作“bok3”,吴语区则可能接近“bo?”,但标准普通话中仅保留“bó”一个读音。

词源探究与字形演变

篆书中“膊”写作,从“肉(月)”旁表意,右部“尃”表声并暗示铺展之意。字形演变至隶书时结构简化,楷书最终定型为左右结构。据《说文解字》载:“膊,薄脯膊之屋上。”此处“膊脯”指将肉干晾晒于屋顶的行为,本义侧重物理动作。

现代汉语中的常用组词及语义解析

1. 胳膊(gē bo)
最常见组词,指人体上肢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例句:“他抡起胳膊砸碎了玻璃窗。”其中“膊”单独使用较少,更多以复合形式出现。

2. 暴膊(pù bó)
出自《礼记·郊特牲》:“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鸾刀以刲,取膟膋乃退。爓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此处“暴脯”即晾晒肉干,后演化为“暴膊”,指暴露身体。但在当代更常用“袒膊”表示光膀子状态。

3. 声名远膊(shēng míng yuǎn bó)
仿成语结构创造的现代用法,虽非标准词汇,但在网络语境中表意“名声广泛传播”,类似“声名远播”的灵活化表达。

文化场景中的特殊用法

古典文学作品中,“膊”多出现在身体描写或动作场景:
《水浒传》第五回:“那汉子袒开胸脯,露出黑毛胸膛。”
佛经翻译中,“膊”被用于描述佛陀舍利容器“髑髅膊”,指头骨制成的法器。
近现代文学里,老舍《四世同堂》中“他光着脊梁膊在烈日下劳作”,则通过细节刻画凸显人物艰辛。

方言与外来语影响下的变体

方言使用中,“膊”常因语音流变产生新含义:
粤语“膊头(bok6 tau4)”意为肩膀;
吴语“露膊膊”形容袒露上身;
日语汉字“胴”(どう)对应汉语“躯干”,亦与“膊”存在语义关联。英语“shoulder”在口语中偶尔借用“波”音译,如“波霸”实为“胳肢窝”误传形成的俚语,反映语言接触中的趣味现象。

学术研究与规范使用建议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膊”字仅收录独立词条“胳膊”,其他组合需参照具体语境判断合法性。建议写作时优先选用“胳膊”等标准词汇,若需描述晒制食物,建议使用“晾脯”或具体名称(如“晾肉干”)替代“暴膊”。在文学创作中,可遵循“信达雅”原则适度创新,同时注意避免生造晦涩表达。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膊 的拼音和组词

点击下载 膊 的拼音和组词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583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1113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