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闭口立”的拼音是:hū rán bì kǒu lì 。“忽然”读音为 “hū rán”,“忽”表示快速、突然,“然”在这里作为助词,“忽然”整体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急促且出人意料 。“闭口”读音是 “bì kǒu”,意思是闭上嘴巴。“立”读“lì” ,即站立的意思。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
《所见》全诗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田园画面。一个牧童骑着黄牛,唱着嘹亮的歌,在树林中穿行 ,那歌声在树林间回荡。而当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蝉时,就立刻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整首诗通过对牧童动作和神态变化的描写,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天真乐趣。
“忽然闭口立”是全诗的关键转折句。前面的描述中,牧童的活泼欢快通过骑牛放歌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孩子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忽然闭口立”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牧童瞬间进入专注状态的模样。他想要捕捉蝉,为了不惊扰到蝉,便立刻屏住呼吸、闭口不言、静静站立,把牧童那种机警、专注的神情表现得入木三分 。这一瞬间的定格,把孩子的聪明伶俐以及童趣展现得恰到好处,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灵动的牧童形象。这一描写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静谧的氛围,与前文中欢快的节奏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忽然闭口立”以及整首《所见》在文化和艺术领域都有着重要价值。从文化角度看,它反映了古代乡村生活的场景和孩子们的日常活动,让我们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乡村风貌和孩子们的娱乐方式,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一个生动素材。从艺术层面讲,袁枚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刻画,成为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许多后人在诗词创作中也会从这首诗获取灵感,“忽然闭口立”更是被广泛引用和化用,用来表现专注、机灵等情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激发着一代又一代创作者的灵感。
《所见》中的“忽然闭口立”在教育领域也有着独特的意义。对于儿童的诗歌教育来说,这首诗通俗易懂又富有画面感。孩子们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能够轻松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到古诗的韵律之美。而“忽然闭口立”所展现出的孩子专注做一件事的状态,也可以成为教育孩子们专注做事的好素材,引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集中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通过对诗句的赏析,还能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让他们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忽然闭口立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