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唐代诗人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著称。他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无常,更蕴含了对人生离别的深沉感慨。这首诗被广泛传颂,并且其中的汉字都配有标准的汉语拼音,使得这首经典之作更容易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所接受和学习。
离离原上草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一岁一枯荣 (yī suì yī kū róng)。
野火烧不尽 (yě huǒ shāo bù jìn), 春风吹又生 (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远芳侵古道 (yuǎn fāng qīn gǔ dào), 晴翠接荒城 (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éng)。
又送王孙去 (yòu sòng wáng sūn qù), 萋萋满别情 (qī qī mǎn bié qíng)。
白居易生活在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正值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位官员和诗人,他对当时社会的问题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切的关注。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通过对草原生命力的赞美,隐喻了生命的坚韧不拔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于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离离原上草”,描述的是辽阔草原上的草丛茂密生长的样子。“一岁一枯荣”则点明了草木随季节更迭而枯萎、复苏的生命规律。接下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更是脍炙人口,它既是对自然界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象征——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最后几句诗,则将视角转向远方,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远处的芬芳蔓延到了古老的道路上,晴日下的青翠连接着荒废的城市,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再次送别好友,那片萋萋的草地似乎承载了所有的离愁别绪。
从艺术角度来看,《赋得古原草送别》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通过对比手法的应用,如“野火”与“春风”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而最后一联中的“王孙”一词,则巧妙地引用了古代贵族子弟出游的传统意象,为全诗增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
《赋得古原草送别》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佳作,更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抒情短章。它教会我们即使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也要像草原上的草一样坚强地活下去;同时也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因为每一次相遇都是珍贵的,每一次告别都将化作回忆中最美的风景。通过这种方式,白居易成功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永恒循环之中,使这首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草的古诗白居易带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