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礴”字在汉语中较为少见,其拼音为“bó”。此字原意是指大石,也可以表示力量雄厚、气势磅礴的意思。它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雄伟壮观或者力量的巨大无边。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拼音、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作为“磅礴”的一部分,“礴”的正确读音是“bó”,而整个词的拼音则是“páng bó”。磅礴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用来形容一种极为宏大的景象或力量。在现代汉语中,磅礴多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如山脉连绵不绝、云海翻腾等,也用来比喻人文艺术作品所展现出的强大感染力。
从构成上看,“礴”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石”部表明了它的原始意义——石头;右边的“尗”(shū)是声音部分,指示发音。随着时间推移,“礴”逐渐脱离了单纯指代石头的意义,开始象征着一种更为抽象的力量感。这种转变反映了汉字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内涵的过程。
除了最常见的“磅礴”之外,“礴”还出现在其他一些词汇之中。例如:“博大精深”中的“博”可以理解为广袤无垠,而“精深”则强调专业性。“博大精深”形容学问、技艺等方面既广泛又深入。“脉搏”这个词虽然使用了不同的“搏”,但同样包含了力度的概念,指的是动脉血管随心脏跳动而产生的规律性起伏,它是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里,“磅礴”经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对大自然美景或是英雄豪情的赞美之情。李白在其诗作《将进酒》中有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描述正是利用了“磅礴”来展现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而在现代文学中,“磅礴”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作家喜欢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弦的事物或情感。
“礴”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通过与其他字组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用于日常交流,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描绘自然风光还是抒发个人情感,“磅礴”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感受那份宏伟壮丽背后所蕴含的力量之美。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礴的拼音和组词语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