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作为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水生植物,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的学名是 Nelumbo nucifera ,在生活中我们常称其为荷花,而其较为文雅的古称为菡萏(hàn dàn)。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荷花以及它这个富有诗意的别称“菡萏”。
荷花通常生长在池塘、湖泊等水域环境中。它的茎是碧绿的荷叶梗,中通外直,支撑着整个植株。荷叶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犹如翠绿的玉盘漂浮在水面。而荷花的花朵则最为引人注目,有的单生于茎顶,有的则并生于花梗上。花朵花瓣呈倒卵形,有白色、粉色、红色等多种颜色,花瓣簇拥着嫩黄色的花蕊,散发出阵阵清香。花谢后会结出莲蓬,莲蓬中有莲子,莲子不仅可以食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荷花的根状茎为藕,横生于水底泥中,内部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孔道,可供通气和储存养分。
“菡萏”这一名称,最早可追溯至古代典籍。在《诗经》《楚辞》等文学作品中,“菡萏”一词频繁出现,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与韵味。它不仅仅是对荷花这一植物的称呼,更是承载了古人丰富的文化情感。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菡萏常常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坚韧。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虽未直接用“菡萏”,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同样是对这一植物高尚品质的赞美,而用“菡萏”来表达,或许更能凸显其文雅气质。
在绘画领域,荷花与菡萏是画家们钟爱的题材。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能展现出荷花或菡萏的独特魅力。画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花瓣的纹理、荷叶的脉络,以及荷花在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传达出一种诗意的美感。在诗词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诗经》《楚辞》和《爱莲说》,无数诗人为荷花与菡萏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佳作。在传统服饰图案上,荷花与菡萏的图案也屡见不鲜,寓意着纯洁、吉祥。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也让荷花和菡萏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荷花对于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水生特性使其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荷花可以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荷叶为众多水生昆虫和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功不可没。而且,荷花的存在美化了整个水域环境,为人们营造出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观。
荷花,这朵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千年的美丽花朵,无论是以“荷花”这一通俗的称呼,还是以“菡萏”这一充满诗意与文化底蕴的称呼,都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更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让我们在欣赏荷花、品味“菡萏”之美的也能更加珍惜和爱护这一自然馈赠的宝藏,让它在岁月中继续绽放光彩。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荷花又叫菡萏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