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惠崇和尚所画的《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下面先为大家给出这首诗的拼音。
《huì chóng chūn jiāng wǎn jǐng》 竹外桃花三两枝(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g zhī), 春江水暖鸭先知(chūn jiāng shuǐ nuǎn yā xiān zhī)。 蒌蒿满地芦芽短(ló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正是河豚欲上时(zhèng shì hé tún yù shàng shí)。
这首诗的诗意丰富而优美。诗的开篇“竹外桃花三两枝”,诗人先勾勒出一幅清新的画面,在一片翠绿的竹林之外,绽放着稀疏的几枝粉红色桃花。“竹外”点明了桃花所处的环境,翠竹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而桃花则象征着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活泼的氛围。
“春江水暖鸭先知”,此句是千古名句。春天到了,江水开始回暖,这一细微的变化最早被江中的鸭子察觉到。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对水温的变化感受最为直接。诗人通过鸭子这一形象,巧妙地将春天的信息传递给了读者,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在水中欢快游动、感知着春天气息的鸭子,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悄然来临,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灵动之感。
“蒌蒿满地芦芽短”,视线从江里的鸭子转移到江边的蒌蒿和芦芽。蒌蒿已经长满了地面,芦芽也刚刚破土而出,还很短小。蒌蒿和芦芽都是春天常见的植物,它们的生长状态描绘出了春天万物复苏、蓬勃生长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
“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发挥想象,在前三句描绘的画面基础上,点明此时正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河豚一般生活在近海区域,每年春天会溯江而上,到江河中产卵。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河豚,但通过诗人的想象和点明,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仿佛看到了一群河豚游向上游的情景,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灵动和趣味。也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节气变化和生命的规律。
《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以及想象中的河豚等元素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江南初春的秀丽景色,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这首诗借景抒情,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且诗与画相互呼应,画为诗提供了直观的画面基础,诗又赋予画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
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春江晚景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鉴赏。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