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他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而关于活字的记载,也是《梦溪笔谈》中的重要部分。
在古代,书籍的复制主要依靠人工抄写,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错,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书籍等文献资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急需一种更为高效、准确的复制方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沈括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发明的重大意义,将其详细地记录在《梦溪笔谈》中,也就是“活板”这一章节。
根据沈括的记载,活字印刷首先要制作活字。选用胶泥制成单个活字,每个字的大小均匀一致。然后将活字放入火中烧制,使其坚硬。制作好活字后,要准备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松脂、蜡和纸灰等混合物。再将活字排列在铁板上,排满后再用铁板压平,使活字牢固地固定在铁板上。当需要印刷新的内容时,只需要重新排版活字即可。
在排版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印刷了。先在铁板下用炭火加热,使松脂、蜡等混合物熔化,然后将油墨均匀地涂抹在活字表面,再铺上纸张,用棕刷轻轻擦拭纸张,使油墨印在纸上。这样一页内容就印刷完成了。由于活字可以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如果印刷数量较多,还可以多准备几块铁板轮流使用,进一步提高印刷速度。
沈括记录的毕昇活字印刷术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在当时,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得书籍等文献资料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流传。许多经典著作能够被更多的人获取,知识不再被少数人所垄断。从长远来看,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明交流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沿着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西方在吸收活字印刷术改进自身印刷技术后,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对整个世界的思想解放和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沈括的记录让这一伟大发明得以保存至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智慧财富。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活板沈括的拼音版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