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人渡河”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它出自《吕氏春秋·察微》。这则故事通过一个商人在渡河时发生的事情,深刻地揭示了诚信的重要性。在古代汉语中,“贾人”指的是商人,这个词汇本身就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这则故事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诚信的缺失如何导致信任的丧失。
原文如下:“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不守信用的商人最终自食其果的故事。
为了帮助理解,以下是部分关键词语的拼音:“济阴 (Jì yīn)”,指古地名;“浮苴 (fú jū)”指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草木;“巨室 (jù shì)”即大家庭或富有之人;“勃然作色 (bó rán zuò sè)”形容突然变脸生气的样子;“黯然 (àn rán)”表示情绪低落的样子。
这则故事的现代汉语翻译大致如下:济阴有一个商人,在渡河时丢失了他的船,只好趴在漂浮物上呼救。有一位渔民划船前来救援,但在还没有到达之前,商人急忙喊道:“我是济水上最富有的人家,如果你能救我,我会给你一百金!”渔民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只给了他十金。渔民说:“你先前答应给我一百金,现在只给十金,这怎么行呢?”商人愤怒地说:“你一个打鱼的,一天能赚多少?现在突然得到了十金,还不满足吗?”渔民沉默地离开了。后来有一天,这个商人再次渡河,船撞到石头沉没了,恰好那位渔民也在场。有人问:“为什么不救他呢?”渔民回答:“他是那个承诺给钱却不兑现的人。”于是他就站在那里看着,商人最后淹死了。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诚信是一个社会得以和谐运行的基础。故事中的商人由于一时贪心,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最后的总结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最终自食恶果。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个人信誉的积累,只有真诚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