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势”的“掎”字读音为jǐ。这个读音可能会让一些不熟悉这个字的人感到陌生,但它在汉语词汇和历史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意义。
“掎”从字形上看,左边是提手旁,表明这是一个与手部动作有关的字。其本义为拉、牵引。《说文新附·手部》中提到:“掎,偏引也。”例如在古文中描述作战场景时,“掎”可以表示用武器或者力量拉扯敌人的一侧,使其失去平衡或者无法全力应对。
“掎角之势”是一个联合式成语。从字面意义来说,“掎”和“角”(这里角通“犄”)分别表示拉、牵拉和夹角等意思。整体上指作战时的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例如“我军与友军形成掎角之势,使敌军腹背受敌”,这里的“掎角之势”形象地描绘了双方军队通过特定的战略布局,对敌军形成的包围和夹击的态势。在日常使用中,这个成语也被广泛用于形容多个方面或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对某一对象施加压力或影响的局面,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还可以用于商业竞争、团队协作等诸多方面。
该成语的来源与古代战争密切相关。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略布局。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在一些战役中,一方军队会故意将兵力分散,在不同的方位对敌方进行攻击或者牵制,就像“掎角”一样。如在一些大规模的战役中,一方军队会派出一支小股部队对敌方的侧翼或者后方进行袭扰,而主力部队则从正面进行攻击,这样就形成了掎角之势,让敌方难以应对这种多面的攻击。这种战略战术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逐渐形成了“掎角之势”这个成语。
在现代生活中,“掎”所蕴含的拉、牵制的意义有了新的衍生。在企业竞争中,不同企业之间可能会相互掎角,比如在市场份额争夺方面,几家竞争企业可能会互相爆料对手的负面新闻,从而牵制对方的发展,形成一种类似“掎角之势”的商业竞争局面。在体育赛事中,两支球队如果对第三支球队形成竞争压力,也可以说是一种“掎角之势”,只不过这里的“掎角”更多是一种比喻意义,是通过各方的行动对另一个主体产生的牵制或压力效果。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掎角之势的掎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