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的拼音是什么.docx免费下载(word版可打印)

 2025-08-26  阅读 38  评论 0

摘要:一、“啼”字的基本含义“啼”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它最主要的意思就是鸣叫、啼叫。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枝头,鸟儿欢快地啼着,仿佛在奏

一、“啼”字的基本含义

“啼”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它最主要的意思就是鸣叫、啼叫。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枝头,鸟儿欢快地啼着,仿佛在奏响一曲自然的乐章。这种啼叫是鸟类表达自身状态、求偶或者宣告领地的方式。例如,我们常说的“啼莺舞燕”,这里的“啼”就生动地描绘出黄莺婉转啼鸣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

二、“啼”的拼音及读音规则

“啼”的拼音是tí。在汉语拼音体系中,它属于舌尖中音,声母是t,韵母是i,一声。按照读音规则,“tí”是一个阴平声的字,发音时声带颤动,发音位置靠前,音调平稳高昂。在朗读含有“啼”字的词语或者句子时,准确的发音有助于清晰地表达语义。例如“啼哭”一词,读作tí kū,“啼”字的tí音就清晰地在句首表明了这是与啼叫相关的意义范畴。

三、“啼”字的常见组词及用法

“啼”字有很多常见的组词。除了前面提到的“啼哭”,还有“啼叫”“啼鸣”“啼声”等。在“啼哭”中,“啼”强调的是哭的动作伴随着声音,就像婴儿啼哭,这个“啼”字就把婴儿那种通过哭声来表达需求(如饥饿、不舒服等)的状态准确地表达出来了。而“啼叫”更多地用于描写动物的鸣叫,像“树林里传来阵阵啼叫”,这里的“啼叫”描绘出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啼鸣”常用来形容鸟类有节奏的鸣叫,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如“在山林深处,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清脆悦耳”。“啼声”则侧重于强调啼叫发出的声音,例如“远处传来的啼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四、“啼”字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啼”字被广泛运用并且有着深刻的文学内涵。在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里的“啼”字,除了描绘子规(杜鹃鸟)的啼叫这一自然现象外,还营造出一种哀愁、凄凉的氛围。子规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与哀愁联系在一起,它在夜月下啼叫,更加深了蜀道的惊险和旅人的愁绪。在古代诗词中,很多诗人都会借助鸟类的“啼”声来抒情表意,或喜或悲,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五、“啼”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里,“啼”字虽然不像一些高频字那样频繁使用,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还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当我们描述宠物生病哭闹时,会说“小猫一直啼哭”;又或者在讲述一个故事,提到鸟儿报晓时会说“清晨,公鸡啼叫着迎接新的一天”。这些场景下,“啼”字准确地传达了声音和相关的情境,丰富了我们的表达内容。无论是口头的叙述还是书面的描写,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啼的拼音是什么

点击下载 啼的拼音是什么Word版本可打印

管理员

  • 内容571696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305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