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的拼音是“tāo tāo bù jué”。这个词是一个汉语成语,在日常表达中使用频率颇高,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滔滔不绝”及其拼音相关的知识。
“滔滔不绝”原本用来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现在多比喻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比如在一场热闹的聚会中,那些健谈的人往往可以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经历、见闻,各种有趣的故事从他们口中不断涌出,让周围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滔滔不绝”四个字的拼音分别为“tāo tāo bù jué”。其中“滔(tāo)”,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舌根向软腭抬起,气流从舌的两侧通过,同时声带振动,发“tāo”音,且第一个“滔”和第二个“滔”声调相同,都是第一声 ; “不(bù)”,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为第四声; “绝(jué)”,发音时由“j”滑向“üé”,是第二声。准确掌握这些拼音的发音方式,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读出这个成语。
该成语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原文是“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最初是形容论述连续不断,像下坡滚弹丸一样快。在现在的语法结构中,“滔滔不绝”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例如“他在会议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里就是作谓语;“滔滔不绝的话语从她口中说出”,“滔滔不绝”作定语;“他滔滔不绝地说着”,“滔滔不绝”作状语。
与“滔滔不绝”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口若悬河”“娓娓而谈”等,“口若悬河”同样强调说话像瀑布一样不停地奔流倾泻,滔滔不绝;“娓娓而谈”侧重于连续不倦地说、生动地谈论。其反义词有“一言不发”“三缄其口”等,“一言不发”指一句话也不说;“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谨慎或者保守秘密,不肯轻易开口,与“滔滔不绝”所表达的能说会道、话语众多形成鲜明对比。
“滔滔不绝”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文化中广泛使用,在跨文化交流中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当外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时,“滔滔不绝”常常会成为他们需要掌握和理解的词汇之一。它丰富的语言内涵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领略汉语表达的多样化,感受中国人在描述说话状态时的生动形象。在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中国人用“滔滔不绝”形容对方的健谈,也能让交流更加自然和亲切,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滔滔不绝的拼音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