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促织”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词语组合,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它准确的拼音拼法。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挑”在这个语境中读作 “tiǎo” 。在汉语里,“挑”是一个多音字,有 “tiāo” 和 “tiǎo” 两种读音 。当读 “tiāo” 时,一般表示挑选、担挑等意思,比如 “挑担子” 。而读 “tiǎo” 时,有挑动、用尖锐物体的一头支起等含义,“挑促织” 里的 “挑” ,是把细长的东西伸到里面去触动,用“tiǎo” 这个读音更符合其在这里的语境。
“促织” 指的是蟋蟀 ,两个字分别读 “cù zhī” 。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在古代被人们所熟知,“促织” 这个名称也常见于古诗词当中,不少文人墨客会用它来描绘秋冬季节的一些场景或者表达自己的心境 ,比如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龙山雪》中“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时闻寒籁,叶下虫鸣,如作琴语,其声悠扬婉转,似与人语。此时若出户,但觉促织之声,不绝于耳。”这里“促织之声”就形象地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冬日氛围。
所以,“挑促织”完整的正确拼音拼法就是 “tiǎo cù zhī” 。这个词语往往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在秋意渐浓的傍晚,孩童拿着细细的竹竿或者芦苇,轻巧地在墙角、草丛边徘徊,轻挑那些蜷缩在角落的蟋蟀,充满了灵动与童趣。
在古代诗词里,“挑促织” 也多次出现,借这些诗句,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在这首诗里,诗人身处异乡,听到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瑟瑟声响,心中满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而此时看到远处篱笆下,有一处灯光亮起,隐约能瞧见儿童拿着工具在挑弄促织。儿童天真无邪的挑促织举动,与诗人的思乡愁闷之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动衬静,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再看现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人都住在单元楼里,很少有机会再像古人一样有机会去观察挑促织的场景了。但是这一词语所承载的秋日记忆,却依然深刻地留在一些人的脑海里。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挑促织” 可能是儿时秋天最难忘的经历之一,是他们童年乐趣的重要部分 。而现在,即便是在郊外,想要找到适合挑促织的地方也需要一定的探索。
“挑促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回忆,了解它正确的拼音拼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使用汉语词汇,让我们能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底蕴 。在日常的交流和学习中,正确运用这个词语及其拼音,能让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准确,也能让我们更加贴近传统文化的脉络 。
“挑促织” 这一词语无论是在古代诗词文化中,还是在现代承载的情感记忆里,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记住 “tiǎo cù zhī” 这个正确的拼音拼法,能让我们更好地走进这一充满诗意和童真气息的世界。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挑促织的拼音正确拼法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