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岳父上联“两横一竖就是干”,3个女婿出下联,岳父:小女婿懂事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23/3/10 9:15:29 人气:8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女婿 下联

原标题:岳父上联“两横一竖就是干”,3个女婿出下联,岳父:小女婿懂事

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对联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拿来消遣娱乐的好方法。同时对联也被制作成桃符,楹联在春节时悬挂在家门口,用作辟邪,镇宅,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得期许和愿望。

但是,对联在近代却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俗物,许多人认为,它既没有古诗词的韵味,也没有现代诗的浪漫,实在不应该当做一种艺术传承下去。所幸也有不少人站在对联这一边,坚定地维护着它的地位与传承,还发生了几件有关对联的趣事,让我们能够一探究竟。

新颖对联,网友显神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量有意思的事情被网友们发表到网络上,让天南海北的网友一起分享快乐,有时候还会出一些新奇的题目,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各显神通解决问题。

有一位网友就发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上联,让大家一起想出下联,把对联对完整,上联是:小偷偷偷偷东西。对联一经发出就立刻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出来唱反调:“这是对联吗?”“哪有这样的对联?”“开玩笑吧!”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绞尽脑汁在对下联。

最后的结果就是各种五花八门的对联:“高默默默默课文”、“孔明明明明事理”、但这还不算工整,因为“小偷偷偷偷东西”的最后两个字“东西”带有方位词的含义,所以要想对仗工整就必须结尾也是方位词。

不过,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最终网友还是对出了这个对联,“大侃侃侃侃南北”,虽然开头依旧有点小毛病,但总算是对上了。所以说,即便是对联可以看做是一种娱乐小游戏,它也算是一种高级的游戏,对于做对联的人来说,必须得满足三个条件才有机会对得出对联。

首先要才思敏捷,第一时间分析出对联所具备的元素,然后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最后把知识联系到对联当中。

由此可见,对对联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古事诙谐,才子巧对

比起现代,把对联当做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古代关于对联的故事更多。明朝就有一位大才子,利用对联狠狠地戏耍了一番死对头。大才子名叫解缙,他小时候也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但是家徒四壁也没有阻挡他读书的步伐,小小年纪就

才明远扬。他对面住着一个老地主,门前种了几亩竹子,一直嫉妒他是个有本事的读书人,平日明里暗里使绊子。

一次春节,解缙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家门口:“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地主大为恼火,立即叫家丁砍掉所有竹子,以为这下就能难倒解缙,在大年初一找他的晦气。结果没想到解缙轻松应对,面对只剩下断根的竹林,立刻提笔在上联和下联的结尾添了“短”、“长”两个字,对联依旧寓意深刻。

地主气歪了嘴,“无耻小人!砍了竹林你还能用我的景色入你的对联,我

到是要看看,这次你怎么对!”随后,地主又派下人把所有的竹根挖走,正当他洋洋得意时,下人来报:“解缙家的对联又变了!”

地主冲出门外一看,差点没气晕过去,解缙他在上下联结尾添上了“无、有”!对联不但没毁,还更有韵味了。

地主彻底作罢,自知不是解缙的对手。有好事者把解缙和地主斗智斗勇的故事传扬出去,解缙的名声传遍了十里八乡,这个故事也被流传下来,供后人感叹。

岳父作题,女婿做答

除了日常娱乐,对联也可以作为检验一个人是否正直的试题。老人们常说,文如其人,从一个人做对联的风格就能看出这人的品性如何。所以就有人特意用对联来检验小辈,看他们人品怎么样。

有位岳父,就巧妙地利用对联考验了几位女婿。这位岳父是个老教书先生,教书育人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品行,平时也爱对对联。恰逢他七十大寿,三个女儿都带着女婿孩子回来贺寿,老先生就出了一个上联,考考自己的女婿。

对联出得十分奇怪:“两横一竖就是干”女婿们傻了眼,倒是平时一起对对联的老友看出来老先生的意图,这是老先生对孩子们的祝福。其次,这还是一个拼字对联,两横和一竖拼接起来不就是一个“干”字嘛。

做生意的大女婿最先反应过来,脱口而出一句下联;“半盏半钵只认钱”,老先生微微皱眉,原因无他,这个下联实在是铜臭味满满,实在是有违读书人的审美。而且从这句下联也可以看出来,大女婿是个财迷,只顾眼前利益。

二女婿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做对联也是朴实无华:“一撇一捺才是人”,随即他就对自己的下联做出了解释:“我平时农忙就下地,闲了就休息,撇是休息,捺是下地干活。”老先生点点头,二女婿一直这样,平平无奇但胜在踏实肯干。

到了小女婿,才做出了让老先生满意的下联,“单人独木几时休”,说完还看向了自己的妻子,老先生也明白了小女婿的意思,小女儿在生活里扮演着女强人的角色,为她的家操碎了心,小女婿希望女儿能放松自己,休息一下,适当地依靠一下自己。

老先生点点头,小女婿这状态,自己也算是放心了,当即就夸奖了小女婿:“知道你疼老婆,好样的!”一场寿宴也圆满收尾。

结语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但是真正掌握在手里的又有几种呢?对联文化传承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传承人的我们,决不能把这项文化断送在我们手里。

不过,也有人看到了文化传承逐渐断层的现象,并且在拼尽全力改善这种现象,不得不说,努力是有作用的,近几年的文化复苏趋势非常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相信不久的将来,对联文化也会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37747.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