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唐宋元明清前面一句(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

 2025-02-07  阅读 10  评论 0

摘要:这个问题问得好,对联源于桃符,经明朝朱元璋推广,春

这个问题问得好,对联源于桃符,经明朝朱元璋推广,春联普及,每年春节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口张贴春联。

因为历史的原因,也有材料载体的原因,很多明朝以前的对联,只能在书籍记载中,没有实物保存下来。

清朝因为时间上比较接近现代,很多名家写的对联实物保留至今。

我们说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

清朝是对仗文学的高峰期,清朝中后期,对联创作相对自由,对联种类有工对,宽对,无情对,机关联等。

清朝到民国时期,那个时期的文人都喜欢写对联,清末民初是中国对联文化的黄金时期。

清末民初,对联是通俗文学,所以对联文化空前繁荣,留下了很多对联实物。

今天对联文化有点落木萧萧了,别看玩对联的很多,得罪的说,大部分对联已经去对仗化,其实就是造句,不是对对联。

这是梁启超赠王力教授的对联,

人在画桥西冷香欲上诗句

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

我们知道,王力字了一,赠了一就是梁启超赠王力的对联。

按照今天,肯定不合通则,但梁启超给王力的对联,王力一家两代人收藏了将近一百年,现在才把这对联捐给收藏机构。

所以说,楹联学会制定的通则是功利产物,没有认真总结对联规律而编写的。

自古到今,梁启超在对联文化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梁启超的对联,代表着清朝对联文化的取向。

清朝对联以对仗工整联意突出为主,不像今天这种按通则按格式造句。

当对对联变成按格式造句时,对联比赛的公正性没办法体现了。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说自己对联最好,产生利益纠纷特别多。

简单的对联不应复杂化,复杂化就是造句而不是对对联。

清朝留下来的对联书法作品多,一是时代近东西容易保存,二是清末民初这段时期,对联就是通俗文学跟现在的流行歌一样,参与的人多,保存下来的东西就多。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是人们普遍知道的常识,清是满族统治,统治者认为汉人瞧不起满人,一味和汉人比学识,所以对联多这和统治者提倡有很大关系。元明清统治者专制,清文字狱更使人胆怯,所以人们爱写小说,四大名著有三部写于清朝。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原文链接: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36566.html

管理员

  • 内容513741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懂得生活主要分享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Email:admin@qq.com

Copyright © 2022 懂得生活(dongdeshenghuo.com)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页面耗时0.0279秒, 内存占用1.75 MB, 访问数据库23次

粤ICP备130758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