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 > 学堂知识 > 正文

对联-唐伯虎出上联称:能对上就是旷世奇才!直到清朝才被一才子对出

作者:网络 来源:网络 日期:2023/3/4 8:17:01 人气:6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荷花 才子 图片

学姐看生活

2022-09-10 17:28

·陕西

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不可或缺的瑰宝之一,也是华夏语言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讲究对仗工整,寓意相称。

对联文化雅俗共赏,老少皆宜,逢年过节,我国各地以及华人地区,都流行着贴春联,书写对联等活动,一家人其乐融融,对新的一年期盼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关于对联的历史记载,如出土于江西庐陵的特大铁十字架,其上铸有对联"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传闻表达的含义与早期基督徒有关。

对联形式多样,在不同的场合说法也不一样,主要有春联、挽联以及庆联等形式,从内容上来看,字数1到10,甚至更多字,都可以出对,如字数最少的一字联"墨,泉",虽就两个字,但含义丰富,两字上半部都属于颜色,意思相反,下半部又都归于五行,因而被奉为经典。

出对时并不要求押韵,精髓在于文字表达的内容相通,声调协调。对联起源于古代的骈文和律诗,各个朝代都有着传承和发展,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也是不计其数。很多文人墨客在这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如明代著名书画家唐伯虎,就曾因一副上联难倒众人,直到百年后清乾隆时期才被一位才子对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唐伯虎在诗文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他原是乡试第一,仕途灿烂。可惜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入狱后被贬为官场小吏,一番抱负无从施展,从此对科举失望。

虽然官场失意,但在书画方面却大有一番作为。在其浪迹江湖的时光中,曾路过一个香火旺盛的寺院,寺院的老方丈同唐伯虎在京城有过一面之缘,两人一见如故,嘘寒问暖,共同品茶,当时的唐伯虎才华横溢,名声在外,老方丈倍感荣幸,品茶完毕拿出自己珍藏多年《荷花图》,供其鉴赏。

唐伯虎细细品味着这幅名画,感叹作品栩栩如生的同时,突然来了灵感,适逢老方丈想让他给这幅画留下墨宝,唐伯虎大笔一挥,写出了一句"画上荷花和尚画"作为上半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看似简单,通俗易懂,其实构思巧妙,是一句回文联,顺着读和倒着读意思都一样,有趣无比。至于下半联,唐伯虎谦虚的告诉老方丈,自己才华有限,不足以完全匹配这幅画的巧妙,如果有人能对出下半联,那么他必是知己,在文学上是个旷世奇才。

老方丈听完这些话,对《荷花图》更加视如珍宝,丝毫不敢怠慢。同时将这幅名画代代相传,嘱托后继的门人寻找唐伯虎所说的文学天才。

时间转瞬即逝,随后的百年间,寺院里人来人往,无数才子佳人前去迎对,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对出下半联,寺院的住持也是换了一届又一届,后来明朝灭亡了,这幅画的故事却还在流传,直到清乾隆年间,有缘人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才子名叫李调元,是"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出生于书香门第,在戏曲方面研究颇深,史书记载他记忆力过人,七岁就能吟诗作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李调元与《荷花图》的结缘,仿佛是命中注定一样。

李调元的才气在川中很是出名,有一天他来到川东一座山上,山中寺庙的住持久仰大名,拿出流传多年的《荷花图》,期望他对出下半联,完成前人的遗愿。李调元拿到这幅画,鉴定确实是唐伯虎的真迹,同时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他认真品读"画上荷花和尚画"这句话,思考片刻,会心一笑,原来他已领悟其中的玄机之处,在场的住持立即拿来笔墨纸砚,只见李在唐伯虎写的上半联旁边落笔道:"书临汉贴翰林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字数,同样是回文联,在不同的年代,表达出异曲同工之妙。这幅画后来成为了镇寺之宝,挂在方丈室中。

故事总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唐伯虎与李调元虽从未谋面,却因一副对联成就千古对话,这也许就是对联文化带给我们的惊喜吧。不论是唐诗宋词,又或是四书五经,都在向我们展示中华上下五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2005年,楹联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传统习俗得以更好地发扬光大。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本文网址:http://dongdeshenghuo.com/xuetangzhishi/36519.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