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销骨立”这个成语的拼音是 “xíng xiāo gǔ lì”。它是一个生动形象的词语,常用来描绘人极度消瘦、憔悴的样子。
“形” 在这里指的是人的身体形态。它可以泛指一切有形状、有体积的事物表现出来的外观形态,在 “形销骨立” 中,着重强调身体外在的容貌、体态。当一个人经历重大变故,如长期的疾病折磨、深切的情感打击等,其身体形态往往会发生明显变化,“形” 便能精准捕捉到这种外在的改变。比如,一个曾经活力满满、身材匀称的人,因亲人离世而整天忧心忡忡,日渐“形”销。
“销” 有消耗、消减之意。在 “形销骨立” 里,它表示身体如同被一点一点慢慢消耗掉一样。这种消耗可能是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最后的总结。长期的身体损耗,或许是因为疾病缠身,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又或许是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心理负担加重,进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使人体的元气、活力不断被“销”损。这种消耗是持续性的、难以逆转的,使得身体的活力和生命力逐渐流逝。
“骨立” 更是强调了消瘦到了极致的程度。原本丰满的身体因为各种原因而极度消瘦,只剩下如骨头般嶙峋的轮廓,仿佛能直立在空中,只剩下骨架还在支撑着。这个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能深刻地想象出那种极度虚弱的画面。比如,古代一些文人墨客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往往会出现这种“骨立”的状态,他们因心中的愤懑和不平,身体与精神都遭受着双重折磨,从而“骨立”于世。
“形销骨立” 通常用于描述人物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苦难或病痛折磨后的状态。在文学作品中,常见于描述那些经历战争、贫困、疾病、精神打击等困境中的人。例如: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为了养活家人,他日夜辛苦劳作,最终导致身体不堪重负,变得形销骨立;在一场生死离别后,她悲痛欲绝,日见消瘦,很快就形销骨立,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形销骨立” 这个成语不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身体的状态,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情感的重视。同时,其用词的精炼使得在文学表达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相较于其他平淡的表述方式,它能更加深刻地传达人物所经历的苦难和内心的痛苦,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对所描述的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也是它在众多汉语词汇和成语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无论是在书面文字还是日常口语交流中,都能发挥出自身独特的魅力。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点击下载 形销骨立的拼音与意思Word版本可打印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