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眉吐气”这个成语的拼音是:yáng méi tǔ qì。其中,“扬”读作yáng,是高举、往上升的意思;“眉”读作méi,指眉毛;“吐”读作tǔ,有吐出、发出等含义;“气”读作qì,这里表示气息、精神状态等。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
“扬眉吐气”从字面上理解,是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它表达了一种从压抑、困境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舒畅,能够挺起胸膛、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或他人的状态。比如,一个人在经历了长期的挫折和磨难后,终于取得了成功,这时他就会感到扬眉吐气。
该成语出自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李白在这封信中,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赏识和重用,从而能够一展抱负、扬眉吐气的强烈愿望。后来,“扬眉吐气”这个成语就逐渐流传开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日常生活中,“扬眉吐气”的使用场景十分广泛。当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突破,比如从一个小职员晋升为高层领导,或者成功完成了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项目时,他会感到扬眉吐气。在体育赛事中,运动员们在经过艰苦训练和激烈角逐后,获得金牌、打破纪录,为国家或团队赢得荣誉时,也会扬眉吐气。在面对曾经欺负或轻视自己的人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成就让他们刮目相看,同样会让人有扬眉吐气之感。
“扬眉吐气”的近义词有“眉飞色舞”“喜气洋洋”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人在高兴、得意时的状态,但“扬眉吐气”更强调从压抑到解脱的过程。其反义词有“垂头丧气”“忍气吞声”等,“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忍气吞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与“扬眉吐气”所表达的畅快、自信形成鲜明对比。
“扬眉吐气”不仅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人们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尊严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能够扬眉吐气,让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奋斗,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本文是由懂得生活网(dongdeshenghuo.com)为大家创作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