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子成语(对对子词语):天高地迥
天高地迥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用来形容山势险峻,天空高远的景象。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故事吧。
“天高地迥”成语的来源
“天高地迥”的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句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高地迥觉宇宙,
乡关何处即笙簧。”此诗写的是白居易离开故乡,怀念家乡美景和亲友的愁思。
“天高地迥”用来形容山势险峻,天空高远的景象,其中“天高”是指天空极远,极高,无边无际;“地迥”是指地面遥远,深邃,阔大。该成语形象地描画出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等领域。
“天高地迥”成语的故事
关于“天高地迥”成语的由来,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关于该成语的故事,却有着许多的传说和解释。下面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亲征高昌时,曾经因为天气异常恶劣,大雪封山,夜色笼罩,不能辨认方向,出现了迷路的情况。由于没有明显的指示,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便来到了一处阔大的谷地上,感叹山清水秀,天地宽广,于是为这地方创作了“天高地迥”成语。
“天高地迥”在文学中的应用
“天高地迥”在文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成为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著名的诗文中都出现过该成语,如杜甫的《咏秦川》:“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轩骑归何处?玉麟游凤徐。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树。吾宁爱竹坞,逍遥兴所慕。豫章故郡在,洪都新府临。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登楼城外楼,
望峻御沟深。按剑愁白日,行歌怨黄昏。长安城北楼台旧,巫峡清江百丈新。朝云不信楼高近,垂手应羡剑出鞘。”
最后的总结
“天高地迥”作为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准确地形容了周围环境的高远和辽阔。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它被广泛应用,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视这些美丽的语言和人文内涵,为传递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