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髯行”,这是一个多么古朴而又有力的词汇。它用于形容一位风烈而英武的侠士,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含义。陈寿的《三国志》中就记载了一位虬髯行,他就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长,号吕阳,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山东济宁,明朝中期的一位名将。他为文武全才,早年曾将兵在平度,后被荐为翰林院庶吉士,但他心怀天下,毅然离开朝廷,辗转于南北之间,一路领兵征战,立下赫赫战功。
他身边常有一位侍卫,名叫陈忠甫,是一位武功高强的年轻人,虬髯飘逸,膀阔腰圆,虽不及将军出名,却也是一位侠义之士。在行军打仗的日子里,陈忠甫骁勇善战,是戚将军深得信任的亲卫,常被戚将军赞誉为“虬髯行”。
戚将军的辉煌业绩不容小觑。他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七月,为应对日本豐臣秀吉所发动的侵略我国的战争,率领东阁水师在莱州湾打败了日军,后在山海关之战中,又成功击退了满洲努尔哈赤的五十万大军。曾获得皇帝赵翼的光荣赞誉:“全真武将,于大定前莫逆之功也。”
陈忠甫作为戚将军的得力助手,从未离开过他的身边。在一次战役中,他为救戚将军摆脱敌军的追击,豁然跃马自奋,在敌人的掩护下成功杀出重围,被誉为“虬髯行”。可见他对戚将军的忠诚何其之深。
在戚将军病逝后,陈忠甫更是将将军骨灰打包成一口棺材,抬回了戚将军故乡山东济宁,为他合葬于家族墓地。陈忠甫的侠义精神,至今仍被后人所传诵和歌颂。
虬髯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用于形容一位勇敢、忠诚、侠义的人物形象。而戚将军和他的亲卫陈忠甫恰恰符合这一美德。在今天,我们仍要在他们的故事中寻找所缺少的精神支撑,秉承他们的优良品质,将这种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懂得生活网为大家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技巧,常识等内容。